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内商用车争相提价应对成本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0日 08:24  上海证券报


国内商用车应对成本上涨


  面对原材料价格的节节攀高,汽车业悄然作出反应。昨日,上海证券报独家获悉: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国内轻卡、重卡已经全面涨价。

  即使这样,因零部件供应瓶颈导致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商用车涨价后仍然供不应求。更有甚者,十年来首次出现整车厂求部分零部件供应商要货的局面。

  昨日,一位自主品牌商用车企业高层告诉上海证券报,“2008年以来,商用车普涨。国内轻卡全面性的上涨,福田汽车、金杯汽车已经上涨了不止一次。”

  记者从经销渠道了解到:一汽集团的系列轻卡涨幅在1000元至2500元、江淮汽车的轻卡涨幅在2000元至4000元间。涨幅最小的轻卡,也涨了700元至800元。

  国金证券汽车分析师李孟滔透露,“国内重卡也调高了售价,涨幅从4000元至1万元不等。国内重卡平均售价在30万元左右,涨幅在2%至3%。”据记者从另一渠道了解,某些重卡最高涨了近6万元。

  针对外界关于经销商取消优惠,故而车价上涨这一说法。该商用车企业高层否认了这一说法,“与商用车企业对外出售价相比,确实有一定程度的提价。”

  据上海证券报了解,商用车企业提价较为频繁。该商用车企业高层告诉上海证券报,“2008年以来,有些企业几乎一个月涨一次价,有的甚至一个月涨几次价。”当上海证券报问及“国内商用车是否经过协商后,才统一调高售价”。多数企业表示:这是企业自发的行为,导致企业提价的主要因素是成本。

  “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直接增加了商用车企业的成本。”长江证券汽车分析师易俊丰告诉上海证券报,“钢铁、橡胶件是汽车主要原材料。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涨,提高了汽车用钢的成本;石油是橡胶件的主要原材料,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了橡胶件的上涨。”

  据了解,即使轻卡和重卡调高了售价,也仅能分解部分成本压力。余下部分仍需要企业通过内部管理等方式来分解或自行消化。

  与轿车企业欲涨不能相比,商用车企业自有敢涨价的理由。易俊丰指出,“国内商用车的垄断格局较为稳定,重卡行业中,中国重汽、潍柴动力市场占有率远高于竞争对手;轻卡领域,一汽集团、福田汽车、江淮汽车的领先格局也相当明显。因此,商用车企业不会过于担心因涨价而失去市场份额。”

  从市场情况看,短期内涨价并未带负效应。由于零部件供应瓶颈等因素导致商用车的供不应求。

  “现在购车者不再谈降价、优惠,而是有车赶紧就要。因为受到零部件供应影响,我们的生产无法满足需求。”上述自主品牌商用车企业高层告诉记者,“由于成本不断上涨,一些核心零部件供应开始紧张。十年来首次出现整车厂求着零部件供应商的局面。我们甚至派采购员去零部件供应商处驻点、疏通关系,以求零部件供应商多供应一些产品。”

(编辑:何岳)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