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范安德:大众“压制”自主品牌?(liu)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8日 15:25  国际商报

  《国际商报》:我们请您重点谈一下技术转让和本土研发的问题。首先是技术转让问题,媒体有很多说法,认为大众在技术转让方面非常保守,而且从你们进入中国一开始就有一个目的,不让中国发展自主品牌。

  范安德:了解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大众汽车集团是第一个向中方合作伙伴转让高档车技术的汽车制造商。例如早在20年前,我们就向一汽转让了奥迪100的整车技术,这是一款当时大众汽车集团技术和设计最好的车型,是世界上第一辆风阻系数达到0.3的量产轿车,是当时的全球最佳车型,它的流线型设计改变了世界汽车设计的潮流。奥迪100当时正处于生命周期的中段,我们向一汽转让了奥迪100的整车技术,而一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用奥迪100的技术来发展红旗牌轿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自主品牌。

  《国际商报》:另外在奇瑞的问题上,你们也被认为是压制自主品牌的发展。

  范安德:奇瑞的问题,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上汽集团解决的,我们从来没有所谓“压制”自主品牌的事情。可能您指的是知识产权问题。我认为,当出现知识产权问题时,任何一个负责任的企业都不会无动于衷,这很正常。但是,我们没有像其他一些同行那样诉诸法律,而是通过协商沟通,以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圆满解决了问题。我想说,在这个问题,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我的前任雷思能博士也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国际商报》:关于这个协议的内容有很多不同的说法。那么到底是些什么?

  范安德:我只能公布协议中的一个条款,这就是协议各方对协议的内容都负有保密义务。我们遵守协议。

  《国际商报》:关于合资企业本土研发的问题,给人的感觉是你们在本土研发方面比你们的对手通用慢了半拍,他们进入中国的时间比你们晚得多。

  范安德:我想说三点:首先,我们比任何对手都更早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虽然是在建成以后才公布的,还建成了亚洲最大的试车场,投入的资金超过了所有对手,培养的本土研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远远领先于所有对手,桑塔纳2000、3000,帕萨特领驭,奥迪A6L的二次开发等等,都是本土研发为主的结果,而且非常成功。

  第二,20多年前我们进入中国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零部件生产本土化。当时,欧洲的零部件供应商和很多跨国汽车制造商一样并不看好中国市场,所以我们的零部件国产化必须从零开始,培养本地的零部件供应商,帮助他们形成德国标准的生产和开发能力。

  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当时的条件非常差,我们与合作伙伴和中国政府一起努力,才克服了很多障碍,提高了大众汽车的国产化水平,也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在这些本土零部件企业不断发展提高,不仅依然是我们零部件供应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很多竞争品牌和中国本土品牌供货。那些在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进入中国的竞争者则不同,那时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他们的零部件供应商愿意一道进入中国,从一开始就可以达到整车厂家的标准。此外,他们还可以选择那些已经非常成熟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为自己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感到自豪。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合资企业培养了大批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中国本土技术与管理人才。无论是对于我们在中国的发展,还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人力资源是最关键的。您可以看一下国内主要的汽车企业,无论是合资的,还是中方独资的,也包括您提到的竞争对手,都有来自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人才。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投入,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培养。

  《国际商报》:你们的确在本土研发方面做了不少事,但给人印象更深的是你们要绝对保持本土研发的控制权或者说是话语权。例如,你们枪毙了上海大众研发的“哪吒”。媒体对此有很多议论。

  范安德:“哪吒”从一开始就是一款“概念车”,在任何汽车企业,概念车并不一定都能实现量产,有些概念车就是要作为概念来体现技术和设计的潮流,试探市场的反映。从不能量产的概念车上,很多元素会被量产新车借鉴或采用,“哪吒”就是这样。它是由中德双方设计人员共同合作的概念车,得到了大众汽车的支持,但是我们和上海大众从来没有说过“哪吒”要量产,所以所谓“枪毙了哪吒”根本无从说起。

  我还想说明一点,大众汽车已经决定与上海大众全新开发一款B级车,上海大众主要负责车身和内饰的开发,因为我们认为上海大众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时机成熟了。我说的这个能力不是指开发一款一般的车型,而是指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平台上开发一款国际水准的全新车型。我认为,如果没有上海大众20多年的逐步积累,包括桑塔纳2000、3000,帕萨特领驭和“哪吒”等等,就不会有这个决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过程。

  《国际商报》:这个协议只涉及整车车身和内饰的开发,将来会不会让上海大众参与全新底盘或平台的开发?

  答:我想再次强调我们战略的核心,就是扎根中国,与合作伙伴和中国汽车工业共同成长。既然是扎根中国,那么任何与扎根中国相关的事情就都会发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要一步步来。

  《国际商报》:广州本田在宣布要开发一些新车型,使用属于合资企业自己的“自主品牌”。但实际上合资外方对这个品牌也拥有一半的所有权,有人称之为“半主品牌”。您怎么看?

  范安德:别人怎样做,我无权评价。对大众汽车而言,循序渐进但坚定不移,这是我们推进本土化战略的方式;多干实事、不做表面文章,这是我们的风格。我认为,合资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本土研发能力,其中包括建立研发中心,改造老产品,对全新产品进行本土二次研发,进行全新车型开发,创立自有品牌等等,关键取决于哪种形式更适合于自己企业的特点,更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国际商报》:您谈到了大众的风格,包括前面说到希望得到媒体公正的评价。但这是不是也表明你们在这类问题上缺乏与媒体沟通?

  范安德:可能确实存在您所说的沟通问题。这或许和我们的企业文化有关,我刚才也讲到过,我们的风格是少说多做。我来到中国后学会了一句中国成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的中国同事们和我本人都认为这比较符合大众的风格。所以我们不会责怪媒体,但我希望媒体对我们的这种风格能够宽容一点,我们也会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