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八代雅阁3.5L:鱼和熊掌兼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1日 11:55  新浪汽车

  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性能是衡量一款汽车技术水准的重要标志,其发展历程也是汽车工业文明的一个缩影。

  从汽车诞生到今天,发动机技术一直摇摆在两个极限运动中,一方面人们希望它的动力性能更强,一方面又要求它更省油。尤其是近30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发动机“鱼和熊掌兼得”的使命越来越强,其技术攻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以技术而不是营销作根本的本田汽车,尽管车型品种不多,但销量巨大。从1976年到今天,32年来雅阁经久不衰,窥其原因,我们从其发动机技术的变迁就能找到原因。

  第一代雅阁诞生的背景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当时最先进的CVCC发动机为雅阁带来了同级别最低的油耗;此外,带超速挡的Honda-matic自动变速箱则为雅阁带来了比同级别车型更好的操控性能。尽管第一代雅阁还不能称之为一款严格意义上的中级车,但其在节能和动力方面的出众表现给雅阁带来了好口碑。

  1981年,第二代雅阁发售。该车型融入更多中高级车的理念,轴距变长,内部空间变大,自动变速箱升级到四前速,性能优势逐渐。装配的12气门串流发动机首次采用程序控制燃油喷射系统(PGM-FI),也就是大家现在所熟悉的“电喷”,比第一代雅阁省油15%。第二代雅阁1982年在美国投产,同年即成为美国最畅销的日本汽车,这个纪录一直保持了15年。

  1985年,以“SPORTY”为主题进行研发的第三代雅阁开始强调运动性,正式走上世界经典车型之路,其发动机的进排气开始采用双顶置凸轮轴,更加节能和环保。1990年,带二级平衡轴发动机装配在第四代雅阁车上,具备了四轮转向系统(4WS),配备了自紧式安全带、标配ABS、标配副驾驶安全气囊等豪华配置的这一代雅阁正式升级到中级豪华车,并在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

  1994年,第五代雅阁首次搭载了2.2L VTEC发动机,VTEC通过延长气门的关闭使汽油得以充分混合燃烧,使发动机无论在何速率运转都达到动力性、经济性与低排放的统一和谐状态。这一代雅阁现在还能在中国的马路上看到,当时作为进口车来到中国倍受欢迎,其良好的口碑为国产雅阁的市场前景奠定了基础。

  第六代雅阁1998年在日本上市,次年在广州下线。这一代雅阁销售最好的是装配2.3升VTEC发动机的车型,采用主程序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动力和环保性能更上一层楼。第六代雅阁在中国市场当年就实现产销10008辆,此后两年里,雅阁完成了产销从1万辆到5万辆的突破。

  2003年,采用了最先进的i-VTEC发动机技术的第七代雅阁改变了中国车市的格局。从2004年5月到2005年11月,连续19个月获得中高档轿车市场的销量冠军,创造了“雅阁神话”。

  2008年1月6日,第八代雅阁上市。新款2.4L i-VTEC发动机动力更加强劲,功率达到180匹马力(132kW),扭矩达到225 牛·米,与其前款相比,功率提高了8%,扭矩提高了4%,油耗却下降了8%,实现了高动力和低油耗的理想平衡。在第八代雅阁装配的系列发动机中,3.5L V6 VCM发动机(Variable Cylinder Management)被称之为“史上最强发动机”。在满足国Ⅳ排放的同时,该发动机能够迸发出280马力(206kW)的最高功率,结合新一代VCM可变气缸管理系统和本田最经典的i-VTEC技术,其百公里燃油消耗仅为6.8升L(90km/h等速),接近普通1.6升发动机的油耗,比上一代雅阁3.0L的油耗还要低7%。

  新型的VCM可变气缸管理技术(Variable Cylinder Management)首次应用在非混合动力的雅阁车型上,能够根据不同行驶状态在3缸、4缸和全6缸工作模式间切换,进一步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在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等任何需要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发动机将会把全部6个气缸投入工作;在中等加速、高速巡航和缓坡行驶时,发动机将只用4个气缸;在中速巡航和低发动机负荷工况下,发动机将仅运转1个气缸组,即3个气缸,这一技术在确保充沛动力的同时实现低油耗。

  与同级别车型相比,3.5L V6 VCM发动机确立了技术的标竿。号称“世界十大发动机的” 的日产3.5L VQ35DE装配在天籁车上,最大输出功率只有180千瓦。刚刚在日内瓦车展亮相的奔驰08宽款C级跑车,其搭载的最新3.5L 发动机最大功率也不过268马力。

  凭借独特的技术,雅阁3.5L V6 VCM发动机在最强动力和最佳环保性能上找到了“黄金分割点”,其带来的引擎革命将对手远远抛在后面。

(编辑:米妈)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