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改图纸,做实验都在发动机分厂搞。从活塞环、汽阀、凸轮轴、活塞、轴瓦、曲轴,到发动机的整体平衡,攻下一关又一关。挺杆磨损是最大的难题,我们设想了100多个攻关方案,从零件的材料、金相组织开始,直到产品的精度、使用的润滑油。汽车一般来讲都是二级精度,挺杆是一级精度。我们为此设立了第一个超净加工小组,设置了精密研配设备。我们自己做磨损实验台。用不同的方案上去试验,失败、改进,再失败,再改进,最后通过了400小时磨损试验,试制终于取得成功。全厂开大会表扬,奖励,给我们照相。至今记忆犹新。
攻关过程中,苏联专家也来过了,设计吉斯(毛中央领导人乘坐的苏制高级轿车)发动机的主任设计师也被请来帮助我们过关。结果他没能帮上忙,却把我们的资料都带回去了。我们又参考了卡迪拉克的发动机,并和我们自己的经验糅合在一起,真正是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开发出红旗V8发动机的。
红旗轿车还凝聚着当时许多的技术精华:液压变速箱、V-8缸体铸件、车身冲压件等都是各分厂攻关的技术成果。当时全国的协作厂研制的四腔化油器、达到美国标准的高级润滑机油、车用空调、防弹玻璃、防弹轮胎等都是可圈可点的自主开发成果。
但是红旗产量很低,从1958年到1984年,一直靠解放卡车养着,几乎没有后续开发费用,25年先进的变成落后的了。1984年8月1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北戴河开会,听一汽汇报规划。作为中汽公司领导的饶斌和我一块被叫去。
会上谈到红旗,领导当面对饶斌说,红旗油耗大、速度慢、不可靠,就停了吧。饶斌说,四抬轿和十二人抬轿就不一样,四抬轿用人少,十二抬轿人就要多。车子大,车子重,当然耗油就高些,但是和国外的比不算多。我接着说,生产十台解放牌的成本才能造一台红旗轿车,红旗轿车送给中南海的领导坐,也是我们的一片爱国心吧。领导说,你别打肿脸充胖子了———这是他的原话———你给我停产就完了。饶斌问,以后这个事怎么办?他说,以后就进口吧。就这么一个过程,当面给枪毙了。
结果1984年是轿车进口最多的一年,开始大量的进口皇冠用做公务车,国产轿车大概只剩下上海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