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C级车进入“技术消费时代” 雅阁3.5 L生逢其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11:35  新浪汽车

  有人说,2006年车市竞争热点在A级车市场,2007年车市竞争的热点在B级车市场,而2008年竞争热点转移到了C级车市场。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不信的话,你可以看到今年以来,C级车战场开始硝烟弥漫,列强纷纷杀入。就在3月份,奔驰新C级公布售价,凯迪拉克CTS隆重上市,第八代雅阁3.5L强势杀入,这三款重量级新车不啻于三颗重磅炸弹,在原本平静的C级车市场掀起滔天巨浪。

  C级车市场的升温,自然有其社会背景。这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汽车消费也随之加速消费升级,许多中高级轿车的潜在消费者纷纷调高购买目标,由B级转向C级。C级车市场也有两个层次,奔驰、宝马、凯迪拉克、奥迪,它们是传统的高端C级轿车品牌,竞争格局一直都比较稳定。而皇冠林荫大道克莱斯勒300C等属于入门C级轿车,价格在30-35万元之间,市场潜在增量也最大,成为各大厂家进攻的重点市场,第八代雅阁3.5 L的杀入,给竞争格局的变化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在人们的印象中,雅阁只是一个B级车品牌,第八代雅阁凭借世界领先的技术和配置、国内最高标准的“三年十万公里保修服务”跃级而立,成为了“B++级”轿车,但雅阁3.5 L凭什么进入C级车阵营?广州本田的回答很干脆:以技术为先导,以服务为后盾。

  服务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暂且撇开不谈。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技术对C级车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或者说,C级车的消费者到底更青睐技术还更青睐品牌?放在几年前,答案是唯一的:C级车的消费者更青睐品牌,更看重品牌本身所带来的价值感、体面感。但现在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了,因为C级车的消费者越来越年轻,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在事业上非常成功,他们不需要借用名牌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与成就,他们更加追求高科技给他们带来的操控愉悦感受。

  换句话说,现在的C级车已经进入了“技术消费时代”,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款C级车是否真正具有品牌附加值的重要参考指标,而品牌本身已经退居到次要的位置。消费者这种心理的微妙变化,为一些新品牌杀入C级车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在世界汽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经典案例。比如奥迪公司,以前一直生活在奔驰、宝马的阴影下,没有人把奥迪当作豪华品牌。但奥迪公司看准了全球财富精英年轻化的趋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重新进行品牌规划,喊出了“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响亮口号,并始终不渝地坚持科技导向,外形设计也以满足年轻人的口味为主,终于赢得了那些年轻的、积极向上的财富精英人士的青睐,奥迪品牌也逐步成长为真正的豪华品牌,全球销量与奔驰、宝马并肩而立。

  现在,中国市场也有可能重演这一幕,因为中国的财富精英人士同样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在C级车高端市场上,奥迪比奔驰、宝马还受欢迎。而在入门C级车市场上,丰田皇冠曾一统天下,但现在也开始面临外形老气、品牌老化的指责,从而吸引了众多品牌杀入这一细分市场,比如林荫大道、克莱斯勒300C,但最有挑战力的还是刚刚上市的第八代雅阁3.5 L。

  为什么是雅阁3.5L?因为它拥有本田独创的VCM可变气缸管理技术。在此之前,绝大多数采用可变气缸管理技术的V6发动机只能在3缸和6缸之间进行切换,但第八代雅阁3.5 VCM的VCM系统能够跟进行车的实际需要,控制发动机在3缸、4缸和全6缸三种工作模式之间自动切换,相当于一台发动机,拥有1.8升、2.4L和3.5L三种排量,真正做到了“动力随需而变”,油耗和某些2.4升发动机差不多。既有强大动力,又有超低油耗,这种高科技也只有本田独有。在北美市场,一些权威汽车杂志干脆将第八代雅阁3.5 VCM称之为“日系宝马”,用以形容它的优良动力性能与操控表现,可以想象,它对于中国年轻的财富精英人士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当然,第八代雅阁3.5L还有另外一个“绝杀武器”:VIC专人服务,每位车主都可以享受到广州本田特约店以及招商银行的专人服务,车主不仅在用车、修车过程中后顾无忧,紧张的商旅生活中也可以感受到广州本田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一服务标准达到了业内评价最高的雷克萨斯品牌,为第八代雅阁3.5L进军入门C级车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强劲的奔驰、宝马、奥迪和皇冠等竞争对手,第八代雅阁3.5 L能否凭借技术与服务两大绝招,在入门C级车市场抢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也许到了今年年底,答案就可以揭晓。

(编辑:米妈)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