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一汽马自达导入两厢马3上市了,都是马3,二者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两厢版是纯进口,而三厢已经在长安马自达国产两年,但价格却没有多大区别,并且据说技术与平台方面也存在差异,两厢运动特征更明显,并且二者零部件甚至不完全通用。
照常理,对于同一款产品不同型号一般来说都会在同一个企业导入,毕竟两厢三厢都是同一个平台,上海大众的POLO如此,广州本田的飞度(参数配置 图库)如此,标致307(参数配置 图库)(参数配置 图库)如此,长安福特的福克斯(参数配置 图库)也是如此,概无例外。
惟独马自达在中国的产品被一分为二,分别放在不同的企业里生产和销售,对于长安马自达与一汽马自达来说,从各自独立的运作来说,竞争关系似乎已经无法避免,但在马自达的协调之下,二者并不提竞争,一汽马自达甚至很配合地表示,两厢是三厢有益的补充,双方互相提升,用《大话西游》里二师兄对沙师弟的话,“我呢,总是高你一点点”。
说实话,关于技术本人并不在行,但以两款产品技术有差异而没能在同一企业导入,这一点并不能令人信服,因为几乎所有的两厢车都是基于三厢车开发而成,把同一平台的车型导入同一个企业进行国产无疑是最具有规模和成本优势以及品牌规划便利性的,但为什么没有这样呢?
原因似乎只有一个,对于马3这款A级车无疑是长安和一汽争夺的重点,起先对于三厢马3而言,长安获得生产权,而一汽获得销售权,但随着销售权的争夺,三厢马3回归长安,马自达不得不补偿一汽,引入另一款级别相当的车型,那自然是两厢马3,但长安已经国产,不可能再投资建立一个同样的重复的平台,怎么办?答案是进口引进。但国产与进口如何在价格方面做到平衡,只有马自达让步,使一汽拿到可以与国产三厢马3几乎同等价格进口产品,并且零部件方面也需要进行补贴。这似乎是这个事件的合理解释。
马3的争夺以及即将在长安下线的马2劲翔,都不能解释“未来一汽生产马自达高端车,长安生产中低档车”的传说,反而越来越说明在两个中方伙伴的车型争夺中,马自达的补偿与平衡心理使其难以对中方两个企业做出合理而科学的规划。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