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展小排量不能把困难推给政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1:37  中国青年报

  构建节约型社会,倡导节能减排,汽车业压力大。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07年,排量小于1.3升的车型共销售了73.0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1.6%,同比下降3.7%,排量小于1.0升的车型,仅销售25.17万辆,同比下降30.9%。另一则数据来自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统计显示:2007年上半年国产轿车平均发动机排量为1.68升,同比提高了0.15升,如果按照每车每月消耗40升油计算,每辆新车平均油耗增长5%,则每车一年多消耗24升油。如果2008年我国的汽车销售总量达到1000万台,那么一年将多消耗约18万吨燃油。

  发展小排量汽车的呼声很高,相应的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但市场却背道而驰。2月29日,北京谣传汽油涨价,整整9个小时,各加油站都排起了长龙,直到深夜零点谣言被证实,排队加油的车辆才散去。由此可见,大家还是在乎用车成本的。谁都明白小排量汽车省油,售价也便宜,停车也方便,但为什么消费者不买账呢?

  中国人爱面子,在购车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定然是“买大不买小”。客观原因也有,中高端市场的“价格跳水”削弱了小排量车的市场竞争力。记者注意到,除了这两个原因,被“老生常谈”的还有政府对发展小排量车的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代表们呼吁,小排量汽车在生产和消费环节的税率应该大幅下调或者取消,其养路费、通行费、停车费、保险费和过路、过桥费等都应与大排量车有所区别。

  参照日本和韩国对发展小排量车的优惠政策,上述要求都是合理的,也是科学的。但如果把发展小排量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政策倾斜,2007年业界盛传的“小排量消亡论”将有可能成为现实。国人有一个惯性思维模式,就是习惯把解决困难的突破口放在外力上,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且不说政策调整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便现在1.0升以下车型的消费税从3%降至1%,也不一定会扭转小排量车的市场窘态。

  事实上,小排量车的市场出现滑坡只是一个点,面是“低质低价”车型整体失去竞争力了。如果把小排量的标准定在1.5升以下,那么国内小排量车的主体是自主汽车品牌。从2007年开始,一个明显变化是,自主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显现颓势。业内学者解释说,这是自主汽车从规模经济向效益经济转变的分水岭。就是说,迫于市场压力,自主汽车不得不开始在车型品质和技术上下工夫了,原先一味的低价策略不灵了。

  消费者为什么不愿为小排量埋单,根本原因还是产品不“称心”。奇瑞QQ原何能一枝独秀,从名字、外形到不断提升的工艺品质,它迎合了市场需求。另一家自主汽车企业去年也推出了一款类似的车型,全年销量却画了一个“抛物线”,原因是品质不行。

  在所有呼吁发展小排量车的声音中,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代表提出的“优先发展高品质小排量车”的提法比较中肯。她提出,未来符合发展趋势的小排量车应该既要节能环保,又具备高性能、高安全、高品位,但目前“小排量车”标准尚不明确。她建议,国家应根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鼓励汽车厂家发展高品位、低污染的小排量车,制定公平、公正、公开、有操作性的标准,促使汽车厂家不断实施技术进步,推出先进的产品。

  “打铁先要自身硬”,发展小排量车政策引导很重要,但关键是汽车企业的造车理念要改变。

  武卫强

(编辑:王延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