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合资企业对自主创新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甚至提出要打造自主汽车品牌。有人认为,一定程度上合资企业的自主是瞄准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的。目前国内自主汽车企业的研发体系是否已经进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此,我们联系了吉利、华晨、比亚迪、长城等国内汽车企业的技术负责人进行系列访谈。
新浪汽车:因为很多网友对您还不是很熟悉,首先想请您简单做一下自我介绍。
李军:我叫李军,在来长城之前我一直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福特的研究院里做整车排放控制。以前一直在美国求学,总共在美国呆了16年多,在福特公司差不多将近有9年多时间。
新浪汽车:您是哪年回到国内?
李军:2005年,从美国回来就到了长城,而且我参观了很多企业,我是一门心思认准了长城,哪儿也没去,直接就奔长城来了。
当然福特的人回来的多一些,通用回来的相对少一些,主要是福特的人回来的多,还有克莱斯勒的一些人。
新浪汽车:您在美国的时候,在福特当时已经做到什么样的职位?
李军:应该是经理级,是技术专家,1级就是CEO,2级就是副总,3级就是主任,4级就是大经理,我应该是比较低一级的经理,但是属于管理层。我想再补充一下,美国不太一样,我们尽管从级别来讲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因为有一些是属于工程性管理,我涉及到产品,也是涉及到福特全球的产品,欧洲的、日本的、美国本土的,甚至包括中国的产品。尽管你涉及到的人数不是很多,但是涉及到的面非常广。
新浪汽车:您在美国那么长时间,家也都安在美国。
李军:是。
新浪汽车:为什么选择回国呢?
李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一个是大势的判断,一个是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从大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从2003年、2004年以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正好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感觉平时学到的东西,会给国内的汽车企业带来贡献。从个人角度来讲,也觉得工作这么多年,应该有一个调整。当时没想到,尤其是福特公司碰到这么大困难,总体感觉像大的商业模式可能会受到一些调整,福特在中国多少有一些机会,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决定回来。
也有一些偶然性,实际上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在福特公司的时候,跟国内接触也挺多的,我到福特去主要是奔着中国项目去的,本来我当时还有其它的工作机会,一个是飞机公司,一个是发动机公司,一个是福特公司,当时我想还是上福特公司,因为正好它当时有一个跟国内合作的项目,当时是科委机械部的一个合作项目。
新浪汽车:您觉得看一个企业的研发实力,要从哪些方面来考量?
李军:每个人有不同看法,很多大的方面都大同小异。首先要有研发投入,没有比较健康的资金流谈不上研发,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人员。要有比较合理的人才配备。 另外,有一些比较有经验的人可以带。当然好多人可以自学,但学习总是有一个过程,像汽车这样一个复杂的东西,完全靠摸索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可能能搞出来,但整车性能达到要求,还是有很多挑战的。当然在这个技术前提下,涉及到人,需要有一些人的精神,怎么规范他做事,最后就涉及到文化的建设,还有一些规范、流程这些东西。当然还有一些硬件设施。中国前几年国内企业跟国外可能有一些设计验证、确认这一块,硬件上跟人家相差比较大。通过这几年建设,尤其是从长城来看,硬件差距很快就缩小了。当然剩下一个是怎么样保证持续的研发投入。另外一方面,怎么保证人员素质的快速提升。还有一个就是怎么样有一种比较开放的心态,能够把社会上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整合在一起,这都是比较关键的。
新浪汽车:您刚才说了几方面,能不能结合长城方面,给介绍一下目前长城的研发实力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李军:我刚才说的有几个地方非常强,长城去年总共销了只有8万多台,8万左右,销量在国内应该说属于中等或者是偏小的汽车企业,就整车来讲。但是我们经营状况非常好,盈利能力很好。另外,我们还有比较健康的境外融资平台,在香港上市。这样的话,从资金上就保证了我们有充足的研发投入。研发过程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需要很大的投入,我们已经有一个比较健康的现金流,或者是通过贷款,或者是通过借贷。人员这一块发展非常大,本来规划2007年到1000人,2010年到3000人。实际上我们2000人年中基本上就达到了,整个研究员队伍基本上已经超过2000人,2010年达到3000人,我想一定会超过这个目标。人才结构上,应该说我们采取的是所谓五湖四海,有国内的,有从北美来的,有欧洲过来的,也有日本过来的,也有韩国过来的,都有各方面的专家。在国内来讲我们有原来的二汽、一汽,也有奇瑞,有东北老汽车工业的人才,从经验上能够保证。当然主要核心是长城的老队伍,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培养出来一批非常有实战经验,又有比较好的工作作风的团队,这是核心团队。当然还有一些这几年新招的不少大学生。我们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对外合作的一些平台,保证我们有足够的开放人才吸纳,优秀的想法、技术、信息始终能够保证。 硬件上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已经建成的角度来说,长城的实验中心在国内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总体来讲,更偏重于从整车这方面开发。当然从硬件上,我们的造型设备、模型加工设备、实验设置,基本上开发人员人手都有一台计算机,投入非常大。从实验验证来讲,我们保证整车性能六个大的方面:动力总成实验,从节能的角度来说,排放实验,从环保控制的角度来说。舒适性,主要是从消声室、模态实验室、整车动力学特性,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各方面的道路实验设备,还有整车结构疲劳、结构强度、钢度、模态实验,在国内是比较领先的水平。 另外一个角度,我们现在建的碰撞实验室,国内最大的碰撞实验室已经建成,还有一个整车消声室。 总体来讲,我们从整车的动力学性能、排放、可靠性、舒适性、安全性,整车性能这一方面基本上比较全,投入了2亿多。我们现在正在建设一个多功能的可靠性实验场。新一期的碰撞实验室和消声室,投入也有一个亿左右。试车场那边投入5千万。整个实验验证这一块投入就有3.5亿到4亿。 刚才提到几个大的方面就是这样。
相关链接: 汽车开发流程和企业文化相结合 国内汽车企业对技术难度体会不深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