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汽车产业高度市场化、充分国际化的时间只有十几年,汽车产业政策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尚处于动态化调整、方向式规范或酝酿性完善的时期,有些新增领域甚至处于法规空白状态。这与市场高速增长的现实形成了较大的时间差与观念差,在汽车刚刚完成从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的角色转换而走入家庭的时候,汽车个性文化的需求已经浮出水面,产业链的中后端市场得到了大幅的拉伸与扩张。
汽车改装(精装)作为一种新兴的市场业态,已经成为汽车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以及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汽车改装(精装)市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目前,无论从产品、技术、服务标准、管理法规以及市场基础等软硬件环境上均进入了相对完善与成熟的时期。
美国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国际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其法律对汽车改装的管理基本是开放式的,政府允许设立专门的汽车定制工厂,完全依照顾客的要求定制汽车,这种汽车的独有性、个性化达到极致,而其价格更可以用天文数字来形容。
这种现象,在改装行业发达的欧洲及日本等地也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欧盟专门成立了汽车改装协会(ETO),负责组织制定汽车改装市场的技术标准,对改装市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管理与规范。日本的汽车改装法规是全球最为详细和相对严谨的,日本国内的(改装)零部件生产商各自组织了不同的专业协会,来和政府共同协商各项标准的拟定和进行业内自我监管,保证产品符合道路交通法和保安基准(日本安全标准)的限制和标准。日本的改装法规列明了八十多项可以无须申报的指定部品,车迷们只要购买这些认证了的配件进行改装,便具有了品质和法律上的保证。如果改装幅度超出指定部品的范围,但只要符合保安基准的标准,车主都可以向陆上运输局申请,检测合格后就可以合法地上牌。
在我国,汽车行业的管理法规主要集中在汽车生产准入环节,而对于售后服务、服务贸易、汽车文化等新兴市场方面的法规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及前瞻性。对于汽车改装市场而言,唯一可以依据的法规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但其中的有关规定并非完全针对目前市场意义上的汽车改装(精装),因为制定法律时的市场因素中还没有涉及到个性改装的对象。换一种说法即是法规中的改装与市场意义上的改装并非一个概念。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科学、正确的对汽车改装的内涵进行定义与界定,将有助于这一业态的产业定位准确性,进而有利于推动其发展健康化、管理规范化以及市场协调化。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