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专题 >正文

深圳将建8条轨道线 密集交通网遍布珠三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 09:37   深圳商报 字号:

  十几年后,无论你是在市内购物,还是出门到珠三角旅游,密织的轨道交通网都将准时而迅捷地把你送达目的地。

  自今日起一个月内,《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及轨道近期建设规划方案》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按照该方案,未来我市轨道交通将由16条线路组成,总长585.3公里,设站357座。同时另规划珠三角城际线4条。而近期在2011年至2020年,深圳将建设8条轨道线路,总长约245.4公里。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贯彻落实国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促进我市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同时与发改局共同组织编制了《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1-2020)》。规划提出了全市远期轨道交通线网方案以及近期建设方案。

  根据该方案,依照所承担的功能及线路技术标准的不同,我市轨道交通网将由珠三角城际线、城市组团快线、城市干线、城市局域线四个层次组成。

  珠三角城际线联系深圳市与周边城市及沿线城镇,以长距离的跨市出行服务为主,最高速度一般为120~140公里/小时。城市组团快线4条,联系城市核心区与外围组团,或联络多个外围组团,最高速度一般为100~120公里/小时。城市干线6条,联系城市主要聚集节点及其沿线片区,以中短距离出行服务为主,最高速度一般为80~100公里/小时。城市局域线6条,联系相邻组团或组团内部各片区,是城市干线和快线的补充线路,以中短距离出行服务为主,最高速度一般不大于80公里/小时。

  我市轨道一期工程已于200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二期工程线路(1、2、3、4、5号线)已部分开工建设,计划将于2011年6月全部建成通车。此次公示的规划方案中,重点是在一、二期工程基础上,提出轨道近期(2011年至2020年)建设方案,共8条轨道线路,分别为4号线北延段、6、7、8、9、10、11、12号线,总长约245.4公里。

  相关链接

  沿线站点分布何处?

  一、4号线北延段:由二期工程终点清湖站至观澜中心,线路长约7.3公里,设站6座,其中换乘站1座。4号线连接皇岗口岸、福田中心区、龙华新城及观澜等片区。建议采用高架敷设方式。

  二、6号线:连接龙华新城、石岩、光明新城、公明、松岗等片区,并通过4号线换乘至福田中心区,线路由龙华火车站至松岗,全长37.2公里,设站19座,其中换乘站6座。全线除穿越山体地段采用部分山体隧道,终点考虑与10号、11号线换乘的便捷性采用部分地下线路外,其它地段建议采用高架线路。

  三、7号线:连接布心、田贝、笋岗、华强北、福田南、车公庙、龙珠、西丽等片区。线路由罗湖太安至西丽动物园,全长约28.9公里,设站23座,其中换乘站11座。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四、8号线:联系罗湖中心区与莲塘、沙头角、盐田港、大小梅沙等片区。线路由国贸至小梅沙,全长约25.9公里,设站13座,其中换乘站3座。国贸至罗沙公路段,采用地下敷设方式;罗沙公路至梧桐山隧道进口段,采用高架敷设方式;梧桐山隧道出口至盐田隧道进口段以及盐田隧道出口至大梅沙隧道进口段,推荐地下敷设方式;大梅沙隧道出口至小梅沙隧道进口段以及小梅沙隧道出口至终点段,推荐高架敷设方式。

  五、9号线:联系罗湖火车站、红岭、八卦岭、梅林、景田、车公庙等片区。线路由罗湖火车站至下沙,全长约17.8公里,设站17座,其中换乘站9座。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六、10号线:连接南山蛇口、南油、新安、西乡、固戍、福永、沙井、松岗等地区。线路由海上世界至松岗,全长约42.2公里,设车站28座,其中换乘站8座。线路起点至机场北站段推荐采用地下敷设方式;终点段受与6号线地下平行换乘控制也推荐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其余地段推荐采用高架敷设方式。

  七、11号线:连接福田中心区、南山、前海、机场、福永、沙井、松岗等片区,同时兼有机场快线的功能。线路由福田站至松岗,全长约49.7公里,设站12座,其中换乘站7座。松岗至机场北站(不含)推荐采用高架敷设方式;穿越机场段推荐采用地下敷设方式;沿海滨大道布设段推荐采用高架敷设方式;前海湾至中心区段推荐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八、12号线:连接体育新城、龙岗中心城、东部新城等片区,并衔接厦深铁路龙岗站和东部快线14号线。线路由体育新城至坑梓,全长约36.4公里,设站24座,其中换乘站5座;与3号线在双龙站换乘。与3号线双龙站换乘地段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其余地段推荐采用高架敷设方式。(董超文、卢博林、郭怡晨)

(编辑:叶开)

转发此文至微博 | 评论()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