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合资车企摆脱“产销同地” 加速出口新兴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 09:08  第一财经日报

  “哪里有市场,就在哪里生产。”这句被汽车界广为实践的话已悄然出现转变——诸多跨国汽车巨头开始通过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加速从中国向海外新兴市场出口的步伐,从而一改过去在销售地生产的传统做法。

  6月2日,由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本田中国”)宣布其累计产量已经达到5万辆,成为国内目前出口量最大的合资汽车公司。与此同时,以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为代表的其他合资汽车企业也加大了出口力度。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合资企业出口牵涉诸多利益平衡因素,其未来发展趋势将因各公司而异。

  出口承诺曾不了了之

  据著名车评人钟师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吉普(1983年)、上海大众(1985年)、神龙汽车(1992年)相继成立之初,中外双方就已经在合资合作过程中对“出口返销”计划展开过谈判。

  据介绍,由于当时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能力较低,在成立合资公司之前,中方曾向外方提出 “合资企业生产的车型若在中国销量欠佳,将返销其海外的其他市场,以确保销路”;由于急于进入中国市场,当时的一些跨国公司就此也都纷纷许下承诺。

  然而,尽管中国制造成本具有优势,但当时国内的制造工艺和产品的质量标准,却与这些跨国汽车巨头在其他海外市场的要求存在不少差距,难以实施出口计划,因此最早一批合资汽车公司的出口承诺最终也就不了了之。

  此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迎来“井喷”时代,中国汽车类产品出口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但由于基数过小,在全球每年2000多万辆的总贸易量中,中国出口汽车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和日本年产汽车千万辆、半数用于出口的真正汽车出口大国相比,中国的出口量也是沧海一粟。在出口整车构成中,技术含量和经济价值较低的“特种”车占据相当比重,轿车比例偏低。而其中,大多数为自主汽车品牌,合资企业寥寥无几。

  “大多数外方应该反对合资企业出口吧,否则会影响出口目的地那边工厂的就业机会,甚至引起当地工会的抗议;同时,外方也不会情愿把利润分给中方合作伙伴,因为大多数合资公司都是双方投资对等的,收益也将一样。”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外方看中的就是中国市场,否则不会通过合资进入中国,而出口到海外市场,使用的则是外方自己的渠道和市场,如果让合资公司出口,等于就是在其他市场自己与自己竞争。”

  合资车企出口新势力

  长期以来,在中国合资汽车企业都把中国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生产基地,基本上都是在销售地生产。尽管出口汽车一直以来都主要以民族品牌轿车产品为主,合资企业由于受到外方的反对而鲜有出口,但这一局面正在发生变化。

  2003年12月,上海大众出口了600辆POLO三厢到澳大利亚,开创了合资企业出口的新纪元;2004年,北京现代也曾有计划向俄罗斯出口1.9万辆索纳塔,总价值超过2亿美元,但最终因受制于外方而不幸“胎死腹中”。合资企业出口之路如履薄冰。

  差不多在这个时候,有关方面史无前例地批准成了本田中国,这家由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55%、25%、10%和10%比例出资共建的合资公司,从而突破了过去“汽车产业政策”中关于整车企业中外双方股比50∶50的限制,也打破了跨国公司在华乘用车合资企业不得超过两家的有关规定。

  今年6月2日,本田中国称其从2005年4月开始投产Jazz以来,利用合资各方所积累的生产经验、采购网络和规模效应,累计产量已达5万辆,全部出口到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十个国家,去年的出口量达24600辆,今年计划生产并出口42000辆,并通过Honda在欧洲当地的法人进行销售。

  如果说,本田中国这一合资公司的出口量大,受益于外方本田为绝对控股方,与传统的50:50的合资汽车公司不可相提并论,那么,上海通用的整车出口则更能凸显合资企业出口新变化。

  记者日前从上海通用获悉,上海通用汽车将以整车形式向乌克兰出口1万辆由上海通用烟台生产基地生产的雪佛兰乐风。这一出口量创下了东风日产颐达骐达出口安哥拉以及上海大众POLO出口澳大利亚等合资企业出口的最好成绩。

  出口状况各不相同

  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制造水平和工艺不断成熟,在中国制造的汽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正不断增强,以通用、大众、本田、日产等为代表的国际汽车巨头也开始了一系列试探性的举动,但会否有更多的合资汽车企业在出口整车进行跟进?专家对此并未持肯定态度。

  钟师告诉记者,上海通用的整车出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事实上,上海通用早在2002年就向海外出口了公、商务旅行整车GL10,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时更多的是出于广告营销和公共关系的考虑,其商业价值并不明显;而现在,上海通用进行整车出口的原因,主要出于规避产能风险,并尝试通用汽车在新兴市场进行销售的考虑。这是上海通用的产能与设计能力及市场表现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不过,钟师认为,其他合资企业可能很难对此进行跟进。“相对来说,菲亚特标致-雪铁龙等欧洲汽车巨头在亚洲的发展程度与通用等尚存较大差距,一旦在中国的合资公司进行针对周边市场的出口,可能还没有成熟的经销网络能对它进行支持。而日本企业很多本土企业本身就已经在大举出口,不需要中国的合资公司。”钟师说。

  那么,未来成立的合资汽车公司有没有大举出口的可能呢?钟师认为,一旦真如传闻所言,奇瑞与菲亚特或克莱斯勒抑或以色列一家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并在中国进行生产并销往欧美,这一现象也具有特殊性。他表示,菲亚特在土耳其已经有了一家年产量达30万辆的合资公司,有供应亚欧的潜力,因此菲亚特与奇瑞目前仅限于发动机的合作;与以色列一家集团在美国的子公司进行合资,则是资本层面的合作,合资公司生产的车型将挂奇瑞标志,属于自主品牌;至于与克莱斯勒的小型车合作项目,目前尚属代工的概念。

  不仅如此,上海的一位分析人士也表示,如果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成本低到一定程度,可以抵消合资双方利润分成,同时合资公司的产能和设计能力相对过硬、本土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就可能出现大批量的合资企业出口的状况。不过,这个前提目前还不具有普遍性。

  蒋婷婷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