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气囊责任别总推给质检总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 10:26  财经时报

  叶先生去年8月新买了一辆颐达小汽车。几天后他在正常行驶时,被一辆重型牵引车从后追尾,他的车撞过护栏、标志牌、灯杆、绿化带,打着滚侧翻在另一马路上,车辆严重损毁。叶先生也多处受伤:当时他系着安全带,但是安全气囊没有打开。叶先生找专卖店得不到答复。又几次致函厂商与专卖店,让他们说清楚安全气囊咋没起作用,但没有结果。

  后来他拿到厂家出具的《关于气囊未展开的分析报告》,上面说,东风日产生产的轿车安全气囊是日产公司根据法规 CMVDR294的要求设计的。

  气囊的作用是当乘员可能受到致命伤害时减少乘员所受到的撞击,不是仅仅以车辆损坏的程度来判定展开与否。因此《报告》说轿车“未受到足以使气囊展开的撞击力时,气囊均可能不展开”。

  《报告》根据对叶先生被撞毁的车辆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认为该车辆第一次受到冲击是车辆尾部,车头部位没有受到正面撞击。所以认为该车气囊属于不展开的范畴。

  我看不到叶先生读这个《报告》时的表情,估计是哭笑不得。

  其实目前安全气囊的标准,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打开,什么情况下不打开,气囊的起爆速度多快,没有国际标准或者硬性规定。对于气囊系统的匹配,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都是各个企业依据本企业标准进行的。

  应该说关于气囊的法规咱们也有,问题就在于出了事故由谁来判断。究竟是设计问题,质量问题还是驾驶者的操作问题?对于气囊是否能够保障安全的问题,争议很大,特别是叶先生遇到的问题很典型,他说他系了安全带,虽然保住命,但是气囊没有打开让他受了伤。

  叶先生的事情让我们要弄清楚,第一是在什么情况下气囊必须打开,因为气囊打开以后是要收回去的,如果遇到碰撞就打开,那么问题有两个:第一是气囊自身产生的危险,现在的气囊是燃爆式,要在撞击发生以后的瞬间起保护作用,爆开的速度很快,但是如果外力撞击并不严重,那么气囊本身爆开也能造成伤害。

  第二是回收气囊的费用很高,如果碰撞不严重,换保险杠要1000元的话,气囊至少一个要3000元,进口的要5000元,别说侧气帘,就算最低双气囊配置,一般车主是承受不起这个费用的。

  我们呼吁相关法规的建立,第二个问题是怎样的法规才有操作性?叶先生的案例很典型,《报告》说“在日产公司、东风乘用车公司以及国家轿车检测中心的多次试车撞击试验,其前排假人头部、胸部、腿部等受到伤害的指标,以及整车碰撞后的其他性能,均符合法规的要求,证明该车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匹配是可靠的”。

  这个结论且不评论,但是叶先生肯定不满意,因为是日产公司和东风乘用车公司去做的撞击试验。可是要让叶先生去做,首先他没有这个财力,即使有也不会去做,而且做了也不会得到企业的认可,这就是现状。

  如何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相互都认可的,对法规的执行或检验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机构,是驶入汽车社会时,政府必须要做的事。

  有人说,国家质检总局就是这样的机构,可是为什么没去做?据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来职能缺位的板子不光要打在质检总局的屁股上。沈小雨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