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沧桑不“刹车” 沃尔沃卡车蹒跚中国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1日 14:14  中国经济时报

  华沃项目没有休止符

  沃尔沃卡车在中国的道路并不平坦。

  近日沃尔沃卡车中国区总裁何伯格(FredrikHogberg)表示,尽管济南华沃卡车公司几年来生产未达预期,但沃尔沃重卡本地化的脚步并不会因此销声匿迹。

  据记者了解,华沃卡车自2003年6月合资公司成立之后,一直没有达成量产。2004年3月第一辆车下线,当年10月便开始全面停产,虽然后来恢复了生产,但2005年全年销量仅有200辆,去年的销售数据尚未公布。

  有媒体报道称,沃尔沃在济南下线车型主要以40吨的重型自卸车FM12六乘四型为主,由于2003年之后我国对自卸车关税的大幅下调,使该车型的组装优势已不明显。华沃生产的一些车型有时候比进口车还贵,这种价格的倒挂让沃尔沃很无奈。

  华沃卡车没有量产,也牵连到了沃尔沃、一汽、重汽三方合资20亿元的发动机项目。2005年底,沃尔沃正式致函一汽与重汽,暂停三方之间的发动机合作项目的可研分析,主要原因就是卡车的合资项目卡了壳。原计划为华沃卡车配套的发动机项目的暂停,让这个原应是中国最大的商用车合资项目似乎前景黯淡。

  针对业内一直传闻将要搁浅的华沃项目,沃尔沃中国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华沃项目不会终结。沃尔沃高层信心十足地认为,未来高品质的重卡将在中国市场有很高的占有率,沃尔沃在华业务还会有很大提升。中国重汽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华沃卡车背后谈判历时9年,审报、获批再到合资公司的成立与经营,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不会轻易叫停这个项目。但该负责人认为,沃尔沃在中国市场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其国产卡车价格过于高昂,希望合资公司能在今后做出调整。

  “高端是一部分,但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我们也在考虑中低端产品,因此我们最近重大投资以及未来的合作项目都在做全盘考虑。”何伯格表示,“我们的华沃项目现在正在选型。”

  沧桑沃尔沃欲借“东风”

  虽然在中国市场上遭遇了诸多不顺,但沃尔沃仍对中国充满热望。1月22日东风汽车集团宣布,东风集团、日产汽车以及沃尔沃集团,目前正就沃尔沃可能投资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中、重型商用车业务一事进行深入商讨。

  “我们将就未来合作的可能性,开始更深入的讨论。”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平和瑞典沃尔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副总裁约玛·海罗纳(Mr. Jorma Halonen)共同表示。为展示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的进展,东风汽车集团与日产汽车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和沃尔沃公司还签署了非约束性框架协议,并希望沃尔沃公司投资于中、重型商用车发动机和未来的发动机业务。

  2月19日,沃尔沃集团董事会决定以计划10.9亿美元的金额公开竞购日本卡车制造商日产柴。收购将使双方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交流带来有益补充,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亚洲地区。日产柴在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区拥有稳固的市场地位,沃尔沃看到的是这些地区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其中包括中国。

  东风集团与日产汽车合资组建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的主要技术来源于日产柴,自去年沃尔沃集团成功从日产汽车手中购得日产柴股份之后,东风、日产、沃尔沃三方便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此次沃尔沃继续收购日产柴股份,又为三方合作的可能性增加了一份筹码。

  在沃尔沃首次收购日产柴的股权之后,约玛·海罗纳被任命为日产柴董事会副董事长,他认为日产柴和沃尔沃更为紧密的合作将使双方获益匪浅。主要来自双方业务整合后因采购量增长产生的效益,以及来自产品开发、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方面的效益。此外,合作还使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分销和服务网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亚洲地区。

  沃尔沃国产化信心依旧

  2006年,沃尔沃卡车全球交车量超过105000辆,同比增长2%,中国市场成为这份成绩单上的最大亮点,销售增幅高达28%。据统计,自从1970年代中期以来,沃尔沃卡车在中国已销售了超过6000台重型卡车,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包括国内生产的)也从2004年的11%,一跃上升为29%,在所有进口品牌中排名第一。

  沃尔沃卡车中国区总裁何伯格指出:“沃尔沃卡车进入中国已超过17年,多年来沃尔沃在全球不断发展,在中国市场上树立起优质、豪华和舒适的卡车之一的品牌形象,今后沃尔沃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将会让在我们长期的发展中继续树立中国用户的口碑。”

  业内专家认为,重卡行业的产销“寒冬”将在2006年底结束,重卡市场特别是高端重卡将在今后几年快速增长。目前,沃尔沃卡车公司已经在中国高速公路网的各主要枢纽城市,建起了由多家维修服务中心组成的服务网络,向客户提供了全面物流解决方案和完整售后服务体系。随着沃尔沃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拓,沃尔沃卡车在中国市场的国产化进程也将有望进一步升级。(见习记者 倪柏明)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