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孔源
编采中心首席记者 贺北时 |
2004年,汽车仍未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两会”上关于汽车提案、议案的主题也比较分散。我报此时在全行业首先提出自主创新问题,但行业内对此问题却少有人谈及,尤其是“三大”集团,更是避讳谈论。
在这一年的“两会”上,整零关系矛盾开始显现。一些零部件企业的“两会”代表、委员表示,整车厂为了降成本,开始挤压上游零部件企业,使这些企业的日子很难过。为应对这种挑战,一些零部件企业只能通过降低材料的使用量来解决问题。在这年的“两会”上,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中国汽车工业要想发展,必须振兴零部件产业。
农用车也是部分代表、委员的话题。他们提出,国家应该出台减税政策支持农用车发展。
从当时的“两会”代表身上,可以明显感觉到,现在发展很好的企业在当时就已经显露了势头。贺北时告诉记者,与广汽的曾庆洪、重汽马纯济、江淮的左延安等交流,她感受到这些企业一定会有快速的发展,事实也确实证明了她的判断。
贺北时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是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政协委员之一。她从李书福身上看到,民营企业要想赢得曙光,必须坚持,而国有企业要想赢得曙光,必须有一种精神。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