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汽与东南都是综合性的汽车集团,兼顾商用车与乘用车。在商用车方面,以轻型货车起家的南汽,轻型和微型货车都出现负增长
“所有的人都在加速向前跑,但有人却突然慢了下来。这就是国内个别汽车企业的现状。”在北京的某位汽车业内人士说。
2006年,在整个汽车行业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作为行业骨干企业的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双双出现下滑。
严峻的现实
从企业层面上看,2006年,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南汽”)尽管在2006年实现了盈利并且也实现了销售收入的增长,但10.51万辆的销售数量,同比下降5.76%,南汽排名第13位;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下称“东南”)销售4.76万辆,同比下降20.93%,排名滑落至18位。
同期,整个汽车行业销售721.60万辆,增长25.13%。
南汽与东南都是综合性的汽车集团,兼顾商用车与乘用车。在商用车方面,以轻型货车起家的南汽,轻型和微型货车都出现负增长;而以轻型客车立业的东南,轻型客车竟然出现高于40%的负增长(轻客行业同期增长8.05%)。
在乘用车方面,东南的原有产品几乎全面溃退。MPV产品菱绅销售1963辆,同比下降61.09%;SUV产品富利卡销售2596辆,同比下降49.58%。南汽的SUV产品和微型客车也都是负增长。
在乘用车的轿车上,东南销售31335辆,下降15.76%,排名滑落至24位;南汽销售31310辆,同比下降13.01%,排名滑落至25位。
而同期,轿车行业销售382.89万辆,增长36.89%。
显然,东南与南汽正在面临市场的考验。
产品问题
东南与南汽的销量下滑、市场份额下降,问题最直接地反映在产品上。
南汽的问题显然是在乘用车,特别是轿车方面。目前,南汽集团的轿车还是靠派力奥、西耶那和周末风这“三杆老枪”支撑。2006年,三款车型累计销售2.82万辆。其中,除周末风有微小的1.01%增长,也仅销售4510辆以外,派力奥、西耶那两款主力车型都呈两位数的下降。
新车型“派朗”的市场也不乐观,上市后仅销售2515辆,并在2006年12月出现负增长(比2006年11月降低6.2%)。同时,南汽的老产品——新雅途、优尼克分别只有几百辆的销量。
截至目前,南京菲亚特的轿车产品,都是源于菲亚特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178平台”。人们的审美疲劳,可能是导致派力奥、西耶那和周末风车型的销售疲软的重要原因。
东南的轿车产品也陷入低谷。最早的菱帅仅销售1.18万辆,同比下降68.38%。
在这样的境况下,东南推出蓝瑟和戈蓝等日本三菱汽车的“看家”车型,分别销售17057辆和2518辆。但是,三种车型的销量加在一起,也不及菱帅2005年的37196辆。
另外,在MPV车型上,与菱绅出现大幅下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整个市场增长22.62%;其他产品如上海通用GL8、广州本田奥德赛、上海大众途安都有很高的增长。
东南轿车有产品老化的问题,其他如轻型客车、SUV等产品也一样,在原有的得利卡、富利卡之后,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或提高,市场下滑也就不足为怪了。
深层次问题
正所谓: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东南与南汽这对“难兄难弟”之所以与整个行业的发展背道而驰,出现较大下滑,都有着各自的因素。
南汽的问题出在上马轿车项目不力,特别是在与外方的合作上。最直观的表象有两个:一个是在178平台之后,没有新的产品推出;另一个就是合资企业高层“走马灯”似的换人。
5年时间,曾经担任南京菲亚特CEO的就有恰巴、鲍勃、叶良侠、马思博及刚刚上任的韩同安等,而南京菲亚特的商务总监更有七八任之多,也算是创下了合资企业人事变动“之最”。
事实上,合资双方已经很难重拾信心、重建信任,更难以同舟共济,摆脱困境。到2006年年中,已经有媒体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南汽的每一个人都已经能从容面对菲亚特项目的失败——‘意大利人没想把它做好,我们自己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你在南汽经常能听到的话。”
以“没想把它做好”这样的话来指称合作伙伴,可见双方的矛盾之深、芥蒂之深。
说到东南,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对东南及其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作为合资合作的外方,三菱汽车近年来负面消息几乎不断。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现在,留给东南和南汽的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有限,尽快扭转被动局面已经是当务之急。
张宇星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