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但在汽车产业繁荣的背后,“自主创新不足、国家战略缺失”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据了解,从1956年至1992年,我国用36年才将汽车产量从零增长至100万辆。而后,产量增长至200万辆用了8年;增长至300万辆只用了2年,这在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史上非常罕见。到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570.77辆,成为世界汽车第四大生产国。汽车厂家产销两旺、市场需求快速提升、产量国际排名逐年靠前,都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处于高速增长期。但透过繁荣的表象,一些专家却对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不足、国家战略缺失”的问题表示出担忧。
在日前结束的“2006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国际论坛”上,科技部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近年来,世界各大汽车巨头纷纷与我国汽车企业展开合资合作,在带来先进技术与资金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汽车企业过分依赖国外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滞后、创新能力不强。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企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2000年达到最高的1.9%,其后呈现总体下降趋势,2004年仅为1.42%,这表明我国汽车企业主要还是依靠国外技术生产新车型。另外,尽管国内目前有3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但1994年至2004年,我国汽车配件进口金额却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业发展落后,产业配套能力较低。由于自主创新不足,技术含量不高,低端产品占市场主导地位。我国汽车进出口比例严重失衡:轿车进口平均单价2.82万美元,出口仅为0.9万美元;货车进口平均单价5万美元,出口仅0.52万美元。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相关主管部门在战略上仍存在一些缺失,发挥的作用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在制定系统的汽车产业战略规划、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等方面,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