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界大腕热论中国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5日 10:49  财经时报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总经理甘文维

  大众汽车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总裁兼CEO范安德

  日产汽车执行董事、综合研究所所长久村春芳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虹

  北汽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耀

  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吴绍明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 范仲

  长安集团副总裁张宝林

  编者按车展火爆的背后,是如烈火般燃烧的市场需求。中国人释放出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国际汽车巨头的想像。就如日产汽车执行董事久村春芳所说,从观众的眼中,看到许多很兴奋的亮点,这让他印象深刻。

  此次北京国际汽车高峰论坛,可以看作是中国汽车业的一次“华山论剑”。这些在业内呼风唤雨的重量级人物齐聚北京,并不否认出于“得市场者得天下”的商业目的。

  但我们必须承认,他们是中国汽车市场极具影响力的一群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走向。不论是消费者、经销商还是处在汽车产业链条的其他人,都可能被他们的一举一动所改变。

  如何看待中国汽车市场和中国汽车产业?受每个人的立场和利益关系不同决定,来自中外的老总们各有各的视角。但他们不同的真知灼见,对于中国汽车的发展无疑都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在此,让我们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国际化篇中国汽车早晚能赶上日本

  甘文维:中国汽车进入欧洲和美国市场要做到两点:首先,汽车质量一定要稳定,保持一个高质量的稳定,才能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第二,满足国外的监管条件,其中包括安全和排放。

  陈虹:在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积极发展自主品牌是有基础、有条件、有机遇的。中国汽车工业通过二十多年来的合资、合作,在经验、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一定阵容;同时,中国汽车市场正处在蓬勃发展的上升阶段,市场竞争还远不是一个稳定的格局。

  快速崛起的私人消费和多样化的需求,为自主品牌发展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和细分的用户群体。也为本土企业建设自主品牌,开辟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我们认为,这个窗口打开的时间并不会很长,机遇也可能稍纵即逝。因此,上汽为了自主品牌的建设,正在千方百计抓机遇,聚精会神谋发展。二十多年来在整车制造、营销、零部件等方面的优势,使上汽的自主品牌能够在比较高的基础上起步。这次在北京车展亮相的荣威750,就是很好的体现。上汽打造自主品牌,不仅是推出几款产品,而是要全面建设一个完整、有竞争力的整车业务体系,以此满足消费者多样的需求。

  范仲:我相信总有一天,东风汽车会出口到德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2006年,我们出口总数加在一起可能达到2万辆,与去年相比几乎翻一番。目前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南美、非洲的一些国家,东欧也有一些出口。

  久村春芳:我们日产汽车当年最早出口到美国的时候,也是因为品质不够完善的原因,销量并不好。后来通过技术改进等等方面的努力,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才能够达到今天这样一个地步。我认为中国汽车的出口也有同样的过程,所以,一定要练好内功,把自身加强。经过不断努力,相信中国汽车能够达到日本现在这样的一个阶段。

  我们还认为,与中国合作的时候,本地化有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的本地化,就是把我们设计的产品,由中国来生产;第二步就是在中国开发和生产一些适合本土的产品,我们希望帮助合作伙伴一起尽快把这两步走完。

  徐和谊:中国汽车工业要想快速健康地在国际市场上有所建树,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融资渠道,将是北京汽车工业下一步面临的一个艰巨问题,北汽最近在打造零部件发展平台的同时,也要把资本运作和融资渠道同时建立起来。

  吴绍明:立足于体系支撑的国际化,不是我们卖几辆车,更不是拿出自己国内的产品直接出口。国际化的实质是国内体系能力的成功复制,就是管理能力的复制。

  尹同耀:在国际化方面,我们有个说法,叫“抓住两个资源,开发两个市场”。两个资源是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国内的资源主要是利用一汽、东风、上汽几十年打下的雄厚基础,包括人才基础、配套基础和管理技术。在国际资源方面,我们在设计上与欧洲、北美、韩国、日本等几个国家和地区有了大量的合作。人才方面,现在主要是将公司内部的人派出去进行培训,同时也引进很多外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加盟奇瑞,帮助我们提升水平。

  两个市场,指的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其中国内市场占85%,还有15%是出口。

  文化篇年轻消费者决定中国特色

  张小虞:中国汽车工业25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这个市场非常大。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外资、合资企业的增长高于本土企业。但现在本土企业在市场细分状态下,占据的市场份额也迅速扩大。

  市场细分很有意思,通用汽车与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细分就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由此看出,像中国的汽车工业开放和中国外交的发展一样,中国汽车市场是多元化的,文化也是包容的。凡是到中国来能够实现双赢的公司和企业,中国都欢迎。至于针对中国市场,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只要能够实现双赢,都会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市场中取得很好的效益。

  吴绍明:出口也好,国际化也好,最终是为了做品牌。塑造品牌和文化的国际化,是中国汽车厂商的关键,这也是成功的国际化精髓。文化对一个国际化企业的衡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国际化人才的比例。在国际化的市场,要吸引国际化的人才,必须要有国际化的文化。这样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范安德:大众中国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增长。这其中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就要考虑市场的情况。要接近中国的消费者,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的消费者,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市场消费者年轻得多,要小5到6岁,所以,他们的态度也不同。

  谈到国际化的时候,还应该看其他两个因素:第一个是文化因素。国际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必须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公司也要了解国际文化,这个过程需要许多时间。第二个因素是管理能力。在国际化过程中,管理能力也很重要。从目前看,中国整个汽车行业都缺少人才,缺少管理人才。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文化对于大众中国的产品市场影响有多大,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中国人比较注重外观设计,颜色、感觉与其他国家不太一样;在中国,一辆汽车就是消费者的面子。而在其他国家可能不是这样的情况,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包括美国和欧洲市场在内,大众汽车做过一些国际范围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到中国市场发展的速度,与全球市场发展的速度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大众汽车在中国加大了研发力度,积极地参与了北京车展。为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大众汽车今年推出的一款新车也是由中国设计师设计的。对于一个国际化企业来说,这种事情并不多见。所以我想强调,靠近中国的消费者,适应中国当地的文化,有效地沟通是保持市场份额重要的几点。明年大众中国要生产一种新车型,该车型也是针对中国特定的市场用户。

  车展篇

  观众狂热反映市场火爆

  徐和谊:我感觉到这次车展,各大厂商是把好产品拿到了中国。前几届也有一些好产品,但没有这一届这么集中。这个好产品不光是指外形,更重要的是一些发动机技术,一些核心技术。但我现在有点担心,目前中国的汽车消费在追求时尚、新款方面步子有点太快了,造成一定的浪费。

  张小虞:这次车展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无论外资公司、合资公司,还是本土企业,都以最新的技术,向所有观众进行展示,而且自主研发产品的水平上升很快。

  陈虹:随着这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北京车展地位迅速提升。跨国汽车公司和本土汽车企业,纷纷将最新的产品公开亮相。使本届车展的国际化水平、展品品质、参与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程度,达到了与国际顶级车展媲美的程度。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全球汽车产业的交流和互动日益加深。

  本届车展,中国本土企业推出不少有亮点的自主品牌新品,充分显示本土汽车工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上汽加快自主创新、建设自主品牌的举措也成为大家十分关心的热点话题。上汽10月推出的首款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荣威750,这次也在北京车展与大家见了面。

  范仲:车展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我发现在我们东风展台上,最受媒体和专家们关注的是东风自己研发的几个车型。这是我最兴奋的一点。这也说明,东风几年来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毕竟东风自主研发刚刚开始,面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持续发展,面对东风公司的持续发展,东风后续的支撑力量是否强大?这让我们保持清醒。

  尹同耀:这次北京车展,奇瑞准备比较充分,带了4款整车、5款新发动机和1款自动变速箱参展。奇瑞在车型方面主要是集中在紧凑型上,同时也有3款概念车,以测试一下市场对新造型的感觉。发动机方面,有两款柴油机参加,汽油机有自然吸气式、有增压机式,以及钢制喷技术和微型V8发动机参展。变速箱方面,我们带来一款195米的CVT.混合动力我们和英国瑞卡特合作,开发了一款名叫L5的车。

  甘文维:面对消费者需求,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中国消费者对新设计、新车型需求非常大。因为,毕竟中国拥有汽车的人还是比较少,基本是24000人才有一辆车。与美国相比,这个数据还是比较低。我最兴奋的是看到观众对车的狂热。在汽车行业中必须有顾客才能生存下去,看到许多中国人对车的喜爱之情,我非常高兴。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通用汽车怎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中国市场必须有速度,不仅决策要非常快,而且每一个决策都要有迅速的反应。

  范安德:由于这次北京车展有很多厂商参加,所以推出的新车可能太多了。看一下美国市场的情况,这样一个最发达的市场,也就是38个新品牌推出。因此,尽量控制过度消费,无疑是正确的。不过,观众这么兴奋和喜欢车展,每个人都洋溢着立刻拥有一辆车的激动之情。他们知道很多品牌,对大众、通用关注很多,他们填写的反馈意见表,都表明想买车。

  久村春芳:北京车展人很多,这只是一个方面。我从观众的眼睛中看到许多很兴奋的亮点,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觉得中国的汽车市场一定会不断往前发展,而且会发展得很好,这让我非常兴奋。

  市场篇

  中国市场有更多机遇

  范安德:如果只是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在汽车行业是无法取胜的。因为汽车行业技术很重要,客户发展很重要,客户可能对某种车的需求有要求。你不应该只是提供一种品牌,而要提供新的车型,我们在这方面一直都是非常成功的。

  甘文维:我非常高兴看到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正是由于这种竞争,才带来了市场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我希望有竞争。中国的市场如此之大,比许多人想像得更为复杂,为了在中国能够取得竞争力,我们应该与中国的企业一起合作。我相信我们在这里是有优势的,应该把通用汽车在全球的制造和研发能力与中国市场相结合。

  久村春芳:中国消费者的偏好比较多样化,这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机遇。中国客户既需要豪华型,也需要实用型汽车。所以,我们在中国首先推出了新的车型,中国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反映了中国路况、经济、气候、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比如说我们在中国推出的里程汽车和其他的地区不一样,这里对质量的要求很高。我们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就首先要了解中国的路况,开发出适合在中国行驶的汽车。

  展望篇

  明年增速有望超过今年

  范安德: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中国市场将会很快见证本土品牌与外国品牌的激烈竞争。

  明年我们将推出第一辆本土生产的斯柯达品牌产品 Octavia.同时,为了提高销量,我们还计划在2010年前引进12到14种新的车型。

  甘文维:我认为到明年,中国客车市场和轿车市场的总销量能够达到600万辆。我期待着市场有更强劲的增长,这意味着市场能够变得更加丰富,我们的业绩也能变得更好。

  当然,我们也需要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汽车。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二大市场,我们在中国的投资量特别大,希望继续大量投资。

  张小虞:明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还会增长,我对农村市场的增长寄予希望。道路得到改善后,农民可以买一些挣钱的工具,比如汽车。

  徐和谊:我预测明年的市场可能比今年的增速还要稍微高一点,北汽系统明年全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将有望突破12%。

  范仲:当我们对2002年汽车产业进行预测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看好,都说整个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巨大困难,很可能要下降。但是2002年全行业增长36%,所有人都感到震惊。所以现在一谈预测,汽车业内大家都不太敢说,如果一定要让我说,我只能说明年会是适度增长。

  久村春芳: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也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我觉得中国的汽车市场一定会不断地往前发展,而且会发展得很好,这让我非常兴奋,一起加油吧!

  此外,中国汽车的保有量会不断上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会不断上升,我觉得燃油经济性的提高将是未来工作的一个重点。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汽车的质量,随着车辆数量的不断上升,交通事故也在不断上升,所以,安全性的提高也是一个重点。

  (本版文章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高斌 楼聃 采写)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