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体对北京车展的挑剔和刻薄证明中国汽车的进步
新浪汽车:咱们这回的车展,我们也翻译了一些外电,其中德国的是最胜,其他国家也有,对于咱们整个车展,包括咱们自主品牌的这些车是一种很挑剔的一种眼光来看待的。比方说比亚迪那款概念车,正面像谁,尾巴像谁,侧面像谁,当然其他的车都有类似的情况,标题就叫做“小心,中国人来了!”,能不能分析一下,因为你们和国外同行也都有接触,分析一下为什么他们会用这样的态度?
张炤虎:从正面分析,确实国外厂商越来越重视中国的自主品牌,包括上一次去日内瓦,后来到奥迪去,他们主动问你,你们觉得中国的自主品牌里有哪些是对国外厂商构成威胁的?他们也开始重视中国的自主品牌对市场份额的占有,对他们一定的冲击,这是从正面分析。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今年也出了很多的事情,包括欧盟对咱们不友好的态度,商业纠纷,知识产权的纠纷,这个也确实应该引起咱们的关注。虽然说中国汽车现在的自主品牌处于一种像跟随创新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不像日本和韩国,他是在那个时期来模仿,来创造,现在基本上叫满坑满谷都被人家占去了,这时候你稍微有一个动作人家都可以看见,而且别人会拿这个跟你说事。所以这个事情有正反两方面,负面咱们要注意。
张利东:刚才说是从宏观的角度讲,好多欧美的记者可能很多很专业的记者,包括比亚迪的你刚才提到头像谁,尾像谁,这个我觉得李书福讲的很有道理,车就是四个轮子,要是抄都是互相抄。但是他还有另外一个概念,那年我在飞机上碰到他,和他聊天,说到奥迪的大嘴,他当时出了海域,那也是一个大嘴,我说你怎么也出一个大嘴呢?是不是模仿?李书福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特别经典,我一直想把这句话写到文章里一直没有机会,他说那不叫抄袭,奥迪是引领潮流,我们叫追随潮流,潮流要有人引领、有人追随,如果你一个人引领没有人追随不是潮流。我觉得这很有道理,潮流就是这样的,有人引领有人追求,如果有人引领没有人追随那叫什么潮流?不叫。我觉得这个理念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想把这个东西做的好看,可能这个潮流是由你提出来的,下一个潮流由他来提出来,我们都去追随这个潮流就是潮流,这样一个概念,我觉得其他挑剔是正常的,没有什么,你不挑剔都不进步了,那还成吗?
周光军:我觉得也是两个方面,一个,这个挑剔来源于自主品牌确实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在今年销售的五百多万辆汽车里中国的自主品牌已经占到了一百万,这种市场份额在过去也没有。另外一方面,在所有的外国地图都在中国设厂之后,我们就注意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不愿意做经济型车,而且我们占的26%的市场份额正是中低档往下的汽车市场。通过这个市场份额我们能看出中国人接受中国车,或者是中国车本身一些提升的空间,他确实这方面取得了进步,我想这是老外站在一个更加警惕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按张利东讲的,我们中国媒体和外国媒体还存在差距,他们跑了一辈子,他们本身更专业,他的眼光更挑剔。另外讲到关注中国汽车市场本身,我记得我去奔驰的时候,罗马尼亚一个汽车同行问我,他对中国市场非常了解,标致跟谁在谈又设厂子,我去的时候F1刚刚引入中国,他说他自己要来,他甚至对中国市场每年乘用车和商务车的记录比我们更详细,我想中国市场的巨大也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关于这种模仿,我觉得模仿是必然的阶段,奔驰当年生产的那个车和其他汽车公司,我们看上去是别无二样的,我觉得就拿吉利为例,吉利当时出那个车的时候实在是不怎么样,但是依然把它当宝一样看。但是看吉利这几年的发展,他的车的确是,因为我最近一次去,他所有生产的车都一起摆在那儿,你看他的第一辆和最后一辆,这种品质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另外就讲到模仿,模仿不仅仅是国内存在的,奔驰的老总来了一看蒙迪欧的灯,他也很惊讶,他说怎么福特也干这个事情?其实这个先进的东西是大家共用的,奔驰只是收取大众的技术转让费,而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仅仅,我觉得是一个模仿的层次问题,模仿和抄袭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
张利东:我非常支持你说的这句话,模仿和抄袭是完全两码事,模仿谁都可以模仿,但是抄袭就不是。我们曾经有一个评论,叫我们支持模仿,但不主张抄袭。你要造汽车就得四个轮子,但并不是说你造出什么样子我就造什么样子,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没有任何前进,永远不前进,因为它是一个短期行为,我看到一款车觉得销量很好,我马上抄你一个一模一样,卖的很便宜,我就赚一笔钱,不在这个技术上进行改进和进步,我看另外一个好又抄袭另外一个,这个是两码事,这个和引领潮流和追随潮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张炤虎:比如像师傅会十首曲子,他也会十首曲子,他到哪儿去都是这十首曲子这就和师傅教你十首曲子,我弹二十首曲子,这个概念就不一样。
张利东:我觉得像比亚迪这样的企业,老外挑剔,不管怎么样,他的进步是可以看到的。比如比亚迪F3,大家都知道在造比亚迪F3是他之前买了30辆花冠仿造打造出来,但是现在已经完全和花冠不一样了。比如说这次车展我们和主办单位走的很近,我们也知道有些企业很好,但是车就是进不来,为什么?因为他的每辆车都是模仿,别的商家不一样。从不屑一顾到挑剔,这确实是,我们地位已经高了,这个过程已经有了。我记得两年前我去日本的时候,和一个大厂老板采访的时候,我一直在问,问他三次,你知道中国的奇瑞吗?他说不知道,我一直觉得不可想象,三年前的事情,但现在所有的高层肯定知道奇瑞,因为今年奇瑞就在他对面。
周光军:而且是这样,奇瑞老总就说了,6号馆只有他们两个厂商,从这6号馆来讲非常有意思,奇瑞的老总把丰田称作是日本的奇瑞,丰田的人反过来又把奇瑞当做中国的丰田,实际上从这种互相称谓上就可以看出,从过去奇瑞不知道到现在互为对手或者是这种比喻,就能看出来。
张炤虎:因为这个市场现在每年是100万辆级的增长,他带来很多的零部件、理念、技术来到中国,这就提高了不断提升的环境。头几年在宝马或者奥迪的年会上,印度的记者也可以提很多的问题,甚至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这么重视中国?中国是一个拷贝国家,中国的拷贝是很有名的了。那时候觉得很尴尬,但是现在再提问题的时候,基本上不给印度记者提问的时间。后来印度问为什么不给印度记者提问?因为中国企业在中国成长非常快,他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关注,而且他的自主品牌成长的也非常快。前些日子有一个德尔福的老总说,他预计到2012年,奇瑞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现代,我非常有信心,因为那个副总裁是韩国人,他非常有信心。就是说随着市场的增长,中国自主品牌的成长越来越有空间,你现在看奇瑞也好,上汽也好,其他品牌也好,你再看印度的塔卡,确实不一样,你的水平你就在进步,你就有自豪感。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