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国际化必由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 12:19  新浪汽车

  自2002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化”已从一个相对较远的理想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所必须面临的一个课题。这不仅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否在国际舞台上一展雄风、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能否在本土市场抵抗住来自海外对手的迎头碰撞。

  在家电领域、IT领域,我们已切身感受到了这种国际化的力量,也看到了类似海尔、联想这样相对成功的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在倍受瞩目的汽车行业,虽然由于特定的背景和一些特殊的原因,中国企业所谓的国际化动力、抑或压力,还不如其他行业那般清晰强烈,但是国际化正在成为一股日渐增强的内在驱力,中国汽车的国际化步伐也在逐渐加快。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基于罗孚平台技术研发而成的自主品牌定名为荣威(Roewe)。自此,上汽敲开了自主品牌走国际化道路的大门。

  自主品牌国际化的三种模式

  纵观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国际化的道路,从发展模式上看,目前有几种模式:第一条途径是纯自主发展的道路,如奇瑞吉利、华晨;第二条途径是通过与跨国公司组建合资企业,通过合作中的技术外溢获取技术,获得自主创新能力,如上汽双龙;第三条途径是就是通过直接获得国际优势资源实现自主品牌的高起点建设,通过与国外设计公司合作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如上汽荣威。

  先看自主品牌奇瑞,近几年不但在国内市场快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出口海外的步伐也越迈越大。资料显示,2001年10月,奇瑞实现第一批轿车出口;2005年,奇瑞出口轿车1.8万辆;2006年3月,5000台奇瑞造发动机获得美国订单,实现了中国自主品牌发动机出口“零的突破”。目前奇瑞轿车在海外20个国家已拥有经销网络。可以说奇瑞为自主品牌汽车“无外不强,无内不稳”做了很好的注脚。

  借助外脑练内功。与外方合作的目的,是借助跨国公司或者国外的设计公司的智力资源——“外脑”,逐步提升“内脑”的水平,最终实现“内脑”达到或超过“外脑”的水平,体现在市场层面——生产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聘用施佩尔这样的重量级外脑,对于华晨和上汽而言可谓“及时雨”。华晨在自主品牌中是相当特别的一位,由娴熟的金融业跨行进入陌生的汽车业,缺乏经验却不乏勇气和创造力,其他自主品牌都从低端产品入手,华晨的第一款产品中华轿车就选择了中档轿车;其他自主品牌多以逆向开发起步,带着浓厚的模仿痕迹,华晨却另辟蹊径借用外脑,委托国外著名设计公司进行开发,中华轿车大气雍容的外观得到了一致称赞。可惜,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有着致命性的先天不足,被业界批评为“有产权无知识”———产品可以买到,持续改进能力和研发能力却是买不来的。一个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终究难以长期健康发展。果然,在短暂的热销之后,中华轿车便因为质量改善不利、后续产品迟迟不能推出而陷入了低谷。市场的教训让华晨明白了:自主开发是没有捷径的,艰苦的积累和实践是不能超越的。

  在中国汽车企业中,上汽的国际化道路最为引人注目。对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收购,使上汽成为第一个收购国际知名汽车公司的中国汽车企业。其实,在双龙之前,上汽就参与了通用对韩国大宇汽车的重组,获得了通用大宇10%的股份。当时通用中国公司的董事长,正是墨斐。在墨斐主持下的通用中国,与上汽的合作逐步全面紧密,其所有的重组活动也都是与上汽携手完成的,在跨国汽车公司中独树一帜。墨斐在海外市场开拓的经验,以及他对中国市场的深入了解,对于急于在国际化道路上有所突破的上汽而言,都是宝贵的财富。

  再来看上汽的全新自主品牌荣威。上汽集团经过与大众集团、通用公司的多年合作,通过多年来股市的积累,再加上储备多年的横向配套资金,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金。经过20多年的合资合作,以及产品的不断开发,市场的不断洗礼,上汽集团积累了大量的现代化的汽车人才。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市场上出现了可供收购的厂家。这些条件决定了上汽集团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思路走自主发展的道路,于是有了上汽集团收购双龙、收购罗孚、成立上汽汽车等令人瞩目的举动——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自主发展的道路。上汽汽车走上的道路,是宏观因素和企业的资源在新的时空点相结合后,必然选择的道路。

  上汽的自主品牌之路

  其实,发展自主品牌有几条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够选择一条最适合企业自身发展、同时也最适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径。对上汽来讲便是通过直接获得国际优势资源,在国际化平台上直接打造属于国际市场的品牌。通过全面传承国际资源,建立一条更低风险、更高效率的创新发展自主高端国际化品牌的道路,而且这是一条具有唯一性的、不可复制的全新道路,其发展战略就是:英伦风格—中国文化—国际化。

  阶段一是消化吸收,全面传承。只有从内涵到外延,全面传承MG品牌的英式风格,才会得到国际用户的迅速认同,这就得以让中国制造的ROEWE在短时间内快速拥有成熟的国际市场。英式风格集经典、时尚、动感、优雅大气于一体,设计风格集工艺与美学于一体,不断成就极致经典的汽车作品。时至今日,能被世人奉为经典的汽车作品,很多仍然出自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机会,凭借学习能力和技术消化能力,首先要实现对英国汽车精神和国际领先资源的全面传承。

  阶段二是中国元素,完美融合。传承是一种学习,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在全面传承的基础上,应将中国文化、中国人对汽车的理解、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等元素融入MG品牌,依靠国际市场对MG的信任度逐步建立中国文化对MG品牌的主导力量,这将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传承。

  阶段三是荣威的国际化发展。打造一个由中国人主导的国际品牌,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是最终目标。依靠两种文化在国际化大趋势下的融合,形成一个由中国主导的国际化的世界级品牌,并让它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一个汽车品牌的诞生离不开其核心技术的渊源。上汽集团股份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关键零部件研发到整车研发的完整体系布局,实质控制了韩国双龙的研发中心,并于2005年与全球著名的汽车咨询机构Ricardo合作建立了上汽汽车海外(欧洲)研发中心——Ricardo 2010。Ricardo 2010由Ricardo帮助管理,专门为上汽汽车的产品开发服务。Ricardo 2010以英国为基地,位于英格兰沃里克郡(Warwickshire),目前拥有超过150名欧洲籍汽车工程师,近80%是来自前MG罗孚的研发团队骨干,其中也包括前MG罗孚集团首席工程师、现任上汽汽车工程院首席工程师、Ricardo 2010总经理林德瑞先生(David Lindley)。另外20%的人员是来自国际一流的零部件企业和设备供应商的资深研发人员。这支成建制的队伍,专业涵盖了汽车研发的所有领域,平均汽车行业经验在20年以上,累计汽车开发经验超过3000年。目前,上汽汽车的工程师以及相关零部件厂的工程师已经与英国的团队结合在一起,共同开发即将诞生的新车型,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上汽汽车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将同步建设上海和仪征两个生产基地,中期规划将形成年产轿车及变形车30万辆和发动机40万台的生产规模。截止到2010年,上汽汽车计划推出RV车、中级车、紧凑型车等5个平台超过30款车型,混合动力车也将在其间推出,从而形成与国际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相同步的、价格从6.5万元至30万元、覆盖主流乘用车领域各个细分市场的宽系列产品线布局。

  远景光明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

  最近,有两则关于汽车出口的消息。 国际汽车业巨头戴姆勒-克莱斯勒将与奇瑞合作生产“道奇”小车的消息令人听得喜忧参半:喜的是奇瑞可以借戴克之力推动本土品牌登陆美国;忧的是合作方式是“贴牌”,而且全部用于出口欧美。也就是说,奇瑞造的漂亮小车身上将贴上“道奇”的标志,而不会出现“MADEINCHINA”和奇瑞的品牌标识。另外一则消息,《北京晨报》报道,华晨汽车近日宣布,其麾下3000辆中华轿车即将由德国销往整个欧洲市场。这也是目前为止国产轿车最大的出口欧洲行为。华晨的破冰之旅,意味着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开始大批量进入欧洲。

  其实,无论是中华的自主品牌出口,还是奇瑞的贴牌出口,整体来讲,都是欧美客户对于中国制造的品质的信任,因此,这都是“madeinchina”的胜利和荣誉,都值得庆祝和自豪!

  对于刚刚诞生的上汽自主品牌来说,走“国际化”道路是可行的、可取的,这也是上汽这个中国汽车工业的代表性企业跻身“全球汽车业不可或缺的强势力量”的一个重要机会。前路艰险显而易见,但我们还是要为上汽的选择投入我们的鼓励、支持与信心。

  站在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高度看,上汽“荣威”的高举高打能否取得成功,也关系到民族自主汽车能否改变一直以来在世界汽车市场上“低价低质”的印象,甚至关系到其能否担当引领国内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的重任。至少在目前看来,荣威之于自主品牌,相当于奔驰之于德系车、雷克萨斯之于日系车,它肩负着自主品牌走出去的光荣与梦想。

    总之,让世界享受“madeinchina”的优良品质的中国自主品牌,是一百年来中国人几代人的梦想。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路径却有很多选择!只要是一步步在实现着中国制造,民族品牌在全球的席卷之风,任何的路径都值得推崇。

  当然,自主品牌国际化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奇瑞第一次亮相底特律车展之前,美国媒体已经特别关注了这个车;2005年通用在全球范围内围堵奇瑞,于是,奇瑞的马来西亚工厂计划一度冻结,甚至美国国会出面来说三道四;陆风的碰撞门事件侧面说明欧洲的竞争对手已经对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虎视眈眈;福特汽车公司在最后时刻决定行使优先权购买“ROVER”商标;在荣威(ROEWE)发布之后,美国号称最公正的华尔街日报却用ROEWE貌似WRONG WAY来调侃。对此,中国汽车企业应当做好准备。国际化也昭示着自主品牌汽车由弱渐强、由低渐高、由小渐大、由内渐外的趋势。这种量变的积累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站在历史的观点审视今天中国汽车市场上所发生的一切,人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已经见到了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曙光,人们从不同的途径向前奔跑,结果只有一个——迎接初升的阳光

    

    

   

(编辑:郭海霞)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