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消费者把关 总评榜周五揭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 05:11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上周,经过消费者评委和专家评委层层筛选的各个本地汽车企业,经受了来自广大消费者的维权考验,多份维权投诉成为了组委会参考的依据。除此之外,组委会还参照了各个商家成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相信经过了消费者最后的把关,2006年中国(成都)车市总评榜的榜单会更加贴近消费者。

  汽车质量 成为投诉根源

  在上周的维权征集令中,出现投诉最多的依然是汽车质量问题,这也是经销商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这类问题的解决中,往往生产企业还应承担一定责任。虽然责任划分并不十分明确,但是很多本地企业却诚恳地将纠纷一一化解,这样的企业才配得上真正值得信赖的企业称号。

  车主刘先生对购买的某款中级轿车的油耗存在很大困惑,在投诉到经销商处后,经销商首先对车辆进行油耗测试,发现并没有刘先生所说的情况,然后又对油路进行检查依然没有发现问题,最后对刘先生的驾驶习惯进行了纠正。这种解决纠纷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也许问题短时间内无法根本解决,但是商家诚恳的态度肯定是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的。车主王先生对商家提供的车辆排气管质量产生了质疑,在三番五次上门理论说法后还直接和企业老总面对面了。然而该企业不仅没有给予合理解释,还对王先生不予理睬甚至电话也不再接听,使得这位消费者非常愤慨,几次要求本报给予曝光。这样的解决方式让消费者怎能将其看作值得信赖的企业呢?

  投诉数量 不是惟一评判标准

  汽车企业解决维权投诉的能力,是反应一个企业优秀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并不是简单地归结为得到投诉越多企业就越不值得信赖。一些企业代理的品牌多,产生纠纷的机会当然就比代理单一品牌的企业多,因此我们从评判一个企业是否具值得消费者信赖的依据,也不能单单停留在看它获得的投诉数量上。

  本地一家代理了10余个汽车品牌的企业,在此次维权征集令收到的投诉最多,事实上他们代理的品牌大都是一些相对比较低端的品牌,品牌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问题,从投诉的类型上看也大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出现投诉。从解决的手段来看,经过该企业的积极协调,大部分消费者都够满意而归,因此我们并不会因为该企业的投诉数量来判定它是否有获得值得信赖企业的资格。

  相反,有个别企业虽然投诉不多,但在解决的过程中总不能让消费者满意,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了。一个商家在上周的维权征集令中在配件价格上被投诉了好几次,甚至出现了一个倒车雷达竟然卖数千元的案例。对于配件产品的档次我们不作深究,但是向购买一辆经济型轿车的消费者推荐数千元的倒车雷达是否妥当呢?如果反复被投诉配件价格,企业本身是否也应该对此进行反思呢?

  商家承诺 交易中的双刃剑

  从本次维权征集令的结构上来看,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汽车企业在销售时作出的承诺模棱两可而导致的纠纷。我们并不反对汽车企业在面对巨大竞争时采取承诺更多优惠的促销措施,但是一定要有兑现这种承诺的能力后再做决定,虚假的承诺只能造成消费者不信赖的程度日渐加剧。

  车主刘先生几年前购车时商家承诺两年内或50万公里内免费更换4次机油,但今年这位消费者到店更换机油时被告知超过两年不能享受优惠。商家说以上两个条件达到一个就不能再享受,双方都认为自己有理,纠纷始终没能解决。在该案例中要么是企业当初给予了消费者错误的承诺信息要么是消费者自己理解错误,总之双方所执的观点不尽相同,这也是造成纠纷的重要原因。

  商家的承诺的确可以带来丰厚的市场回报,但也必须是在承诺能够真正实现的时候,要知道承诺也是把双刃剑! 本报记者 吕越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