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孚公司创立于1877年,1904年罗孚生产了世界上第一辆拥有中央底盘的8马力汽车,之后生产了9型、14型汽车,1939年罗孚公司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1万辆,纯利润猛增到20万英镑,之后罗孚推出60型和75型P3车系,并开发出越野车。
去年至今,媒体对国内两家汽车企业收购英国罗孚炒得很热。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看点就是:罗孚是一个名声显赫的汽车豪华品牌,又是很有历史的百年老店,曾经在世界车坛上享有过重要的一席之地。今天,这家企业和产品以及品牌都被中国人收购了,这从产经和时事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值得思考的是,如果罗孚不是豪华品牌、不是百年老店、不是著名汽车还会引起媒体这般关注、业界这般重视吗?
这使人想起几年前引起国际车坛和媒体关注的德国大众和宝马争夺劳斯莱斯一事。其实人们关心的并不是劳斯莱斯汽车本身的命运,而是其显赫的品牌鹿死谁手。说实在的,当今世界车坛,论汽车制造技术和对汽车研究的深度,恐怕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赶得上德国。而技术饱和到一定程度就要寻找突破口,以此来体现技术的商业价值。
五年前,我在德国采访时就感觉到,德国对汽车的研究已不满足于量产的“生活品”,它更需要一个载体来展示它的高端技术。由此,在这场轰动一时的收购案中,旁观者看得很清楚——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人把收购劳斯莱斯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德国男人在争夺英国皇冠上的一颗珍珠。
近年来,在德国上演的豪华车之战中,最有趣的细节就是“用豪华品牌包装技术”,如德国大众旗下的蓝伯基尼、本特利、布加迪;宝马旗下的劳斯莱斯、迷你;以及奔驰旗下的迈巴赫等。在这些豪华品牌中,除了迈巴赫是本土品牌外,其余都来自英国和意大利。
用现在的标准对这些豪华车作一评判,其技术性能未必是强项,但它们的名声依旧如雷贯耳。尤其是布加迪,当它“复活”时,人们几乎已经忘却了这个品牌。同样,如果不是宝马对迷你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它也未必能跻身豪华车阵。再有,假如奔驰不再启用迈巴赫这个品牌,它也许就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从现实来看,是技术拯救了这些品牌,却也是这些品牌包装了技术。它们之间,说不清是谁拯救了谁。但有一点,豪华品牌与高端技术合谋实现了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是事实。
今天,中国人收购罗孚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是技术,还是品牌?
就技术而言,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英国的老字号就开始吃老本,或者说是停滞不前,到了上个世纪末,更退而防守,只剩下靠品牌寻租,坐吃山空。现如今,许多英国著名品牌都已易主。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一位记者到英国采访回来说,一些英国汽车现在就靠品牌“遗产”活着,技术和厂房一样都快老掉牙了,既破旧又保守。
从发展的层面看,英国汽车远不如欧美汽车发展全面、锐意创新,也不如日韩汽车那样务实、有紧迫感。我们看到,福特、通用、丰田等在英国都设有工厂,活得很好,反而英国汽车危机重重。
从汽车消费层面看,即便是在欧美汽车发达国家,英国豪华汽车仍旧有市场,如同绅士文化的历史沉淀,还是记忆中的判断依据。
然而,无论如何,英国汽车老字号都快只剩下一个“躯壳”,如同没落的贵族,需要内容去填充才能恢复生机。
面对罗孚,它的技术对当下中国汽车产业真的有帮助吗?
去年,国内一位汽车学者在奥地利访问时,被外国同行多次问及中国人收购罗孚的价值在哪里?这位学者很难回答,因为这实在不像德国人收购劳斯莱斯那样目的明确。事实上,罗孚几次易主都未能“复活”,难道中国人有神丹妙药?
其次,国内的专家学者在看了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三厂以及最近落成的广州丰田之后,都说这才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一流的汽车制造技术。瓦格纳曾经说过,上海通用是通用在全球的样板工厂;施罗德也称赞过上海大众三厂的落成是德国汽车制造精华在中国的体现;最近,丰田很牛气地说,广丰是数字化工厂,也称是丰田在全世界最先进的模范工厂,有些装备连本土还没使用。就产品而言,这些工厂生产的中高级轿车都是世界级一流品质的汽车,也是著名品牌。
显然,罗孚的技术和产品相对于国内引进的车型乏善可陈,值钱的是它的资产存量,但这里有个前提,就是需要本钱和能力去盘活它。
那么,我们的本钱有哪些?中国的汽车企业家底有多厚?对此,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收购罗孚?
有一个事实确凿无疑,那就是两家收购企业都在利用罗孚的资源加快国产化,都给未来的新车起了中文名,并各自宣布了今明两年分别出车的计划,销售渠道也同时在全国开始海选,首批经销商有的已经浮出水面。我们同时还观察到,企业在利用罗孚海外渠道出口零部件,甚至与外资合作到美国设厂生产罗孚车等。
总之,围绕罗孚项目,从收购到争夺,再到分享和利用,最终还得看结果,现在对此项目进行评价还是为时过早。
不过,值得国人欣慰的是,在罗孚收购案中,国际车坛上终于有了中国人的声音,这就如同中国重返联合国传来乔冠华的笑声那样鼓舞人心,也许它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市场意义。问题是,我们还有点不适应这种“游戏”和运作规律,准备不足,显得不老练,还在慢慢找感觉。不过,从另一个侧面看,此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充分发展”的背景下开始寻找“突破”,释放能量,无论如何,这都是参与国际汽车竞争的一次有益探索。
中国汽车早晚要走出去,不管以怎样的方式,谁也阻挡不住。
写于2006年8月7日
撰文/颜光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