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耀现在的曝光率比以前高多了。即使这样,笔者有一次就一个话题希望采访他时,仍被他婉言拒绝。理由是:“我们自主品牌不好做,还是低调一些为好。”
“低调”这个词,屡屡被一些自主品牌老总当作拒绝媒体的借口,有些记者对此难以理解:我是给你做品牌宣传,为何这样的好事不答应?而在一些老总看来,这种好事还是少沾为妙,因为在某些人眼里,他们已被当作中国汽车的“另类”看待。
今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广州本田的雅阁曾经俏销一时,市场无货,预订排队要排到几个月以后。当时,这款产品被当作“奇货可居”的代名词,厂商也被看作是营销高手,被一些媒体所追捧。
华晨汽车的骏捷自今年3月份上市以来,由于技术和价格优势,加上有特点的外形,同样成为市场上的紧缺产品,据说厂商的订单已达4万辆,而生产能力却只有1万辆,其紧缺程度一点儿不亚于当初的雅阁。然而,笔者对此听到的反映,却很少有正面观点,除了那些忍受提车期等待的消费者的怨言外,有的人士甚至用“自主品牌搞到这个程度,肯定会出问题”这样的话来断言。
日前,华晨汽车又爆出首开主动退车先河的新闻,很让笔者为这家曾一度沉默几年的企业捏一把汗。正像华晨高管自己所言,自主品牌还很弱小,难以禁得住任何风雨的冲击。如果真的引起退车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华晨又该何以应付?
笔者所理解的自主企业,与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一样,都是靠在市场上拼杀而生存和发展,同样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压力和发展前景问题。惟一不同的,是他们的发展历史较短,缺少跨国公司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但是,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他们同样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样可以采购优秀供应商的零部件。
就像一家自主企业老总所抱怨的:“我们缺少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希望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但不是乞求施舍,而是希望与其他公司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竞争。为什么要把我们看成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另一位著名的汽车企业老总离开原来的岗位后,舆论普遍认为,就因为他在自主发展方面太有自己的看法,所以被上级当作了异端,使他不得不黯然离去。
从一定程度上说,自主品牌的发展,的确影响到某些人的利益,尤其是跨国公司,因为自主企业是他们直接的竞争对手,而且拥有其难以具备的一些独特优势,如熟悉国情、成本较低等。从这个角度上说,他们也许并不愿自主企业发展太快。
但是,对任何一个国人来说,自主品牌的发展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大众进入中国多年,车型十几年没变,价格居高不下,正是李书福的出现,打破了中国汽车的价格坚冰,也改变了中国汽车的发展格局。因为有了华晨,才出现了骏捷这样高性价比的轿车,让国人体会到国产车也有精品。而奇瑞QQ的形象,也彻底扭转了中国只能生产“傻、笨”廉价车的事实。
华晨敢开中国之先河,表明了厂商的诚意和对消费者的承诺。笔者希冀,伴随华晨退车引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不是各厂商纷沓而至的退车,而是自主品牌良好的形象影响,是消费者对自主企业的信赖,是国人对自主品牌发展的支持和希望。(冯淑娟)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