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目前中国汽车海外第三大市场,俄罗斯市场是不得不关注的。最近,国内多家媒体发表了有关俄罗斯对中国汽车政策出现变化,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俄项目相继遇到挫折的文章。有的报道直接用了“俄罗斯对中国汽车说‘不’”这样的标题。这些报道一时间引起广泛注意,人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俄罗斯———这个被称做中国汽车出口“热土”的邻国。近年来,本报不断报道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的新闻,面对俄罗斯市场出现的新动向,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的问题: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是否会由热转凉?为此,我们组织了下面的报道,试图通过对主管出口的政府部门、主要出口企业代表、资深俄罗斯汽车贸易专家的采访,使读者了解俄市场更多真实情况以及企业和政府的一些想法。至于能否作出“由热转凉”的判断,期待广大读者朋友提出您的见解。
“长城汽车在俄罗斯独资筹建组装工厂的确遇到了来自俄政府、当地汽车企业的阻力,导致项目进展非常缓慢。但我们对长城在俄罗斯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而影响出口战略。” 谈到长城在俄罗斯市场的近况,长城海外市场部副总经理王士辉开门见山地表达了上述观点。
长城开拓俄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据王士辉介绍,当年长城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销售渠道,让俄罗斯客户认识长城品牌。2005年,在认真研究俄罗斯市场特点,包括气候、消费者习惯、法律法规等基础上,长城细化了市场策略,销量增长很快,共出口9000辆整车。今年1~7月,长城出口整车3800辆。目前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入在俄当地建立产能2万辆的组装工厂。
然而,长城的壮志雄心遭遇到意想不到的阻拦。早在2005年4月,俄罗斯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汽车企业年散件组装汽车超过2.5万辆,两年半内进口关税全免或享受低于3%关税优惠。作为附加条件,俄政府要求部分汽车散件在俄境内配套生产,但对俄国内生产的配套散件的比例等诸多细节没有明确的规定。如今,为了避免一些厂家利用俄免税政策、出口散件在俄境内拼装的做法,俄政府正在考虑将相关政策进一步细化,这直接造成很多外来汽车企业的项目停滞不前。 “不仅是中国长城,美国福特也遇到和长城类似的问题。因中国产品在俄市场美誉度和信誉度都不是很高,这也给我们的汽车产品带来一些偏见。”王士辉无奈地说。
随着中国汽车出口规模的扩大,不少俄罗斯当地汽车企业深受中国组装汽车的冲击,因为在俄罗斯建厂销售的中国汽车多为中低档车,对俄罗斯本土汽车企业造成的冲击最大。俄罗斯欢迎的是有附加值、不与当地汽车企业发生大的竞争冲突的汽车厂投产。从保护本国汽车品牌的角度来看,俄罗斯不可能很快通过中国企业的组装计划。王士辉告诉记者,虽然长城一直积极地与俄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商谈,但来自本土汽车集团的重重压力,让俄政府迟迟不能给予答复。
据了解,俄罗斯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已成为全球汽车业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企业对俄贸易的增加,已经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欧美、日韩等汽车企业也对中国汽车企业表示出“敌意”,他们纷纷给俄政府施加压力,希望政府部门“阻挠”中国企业的建厂行为。
谈到长城出口俄罗斯市场的经验教训,王士辉深有感触地说:“首先,进入俄罗斯市场之前一定要下功夫研究当地法规政策、行业标准、消费者爱好、天气情况、贸易方式、市场策略等,对产品进行符合俄罗斯国情的技术改进。第二,俄政府之所以对长城建厂项目顾虑重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个工厂是我们自己投资建设的。如果选择与俄企业合资合作的贸易方式,境遇可能比现在主动一些。”
虽然遭遇阻击,但王士辉仍信心十足地表示,俄政策的变化丝毫不会改变长城继续开拓俄罗斯市场的决心和信心,反而会把它当做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今年长城在俄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基础建设,包括功能齐全的4S专卖店、零部件中转库、售后服务维修站、俄罗斯客户档案、市场推广和技术输出等。同时,对现有的100多家服务站增加零配件的保有量,并进行公司统一的技术、技能培训,解除俄罗斯用户对进口车维修的顾虑。预计2007年,长城在俄罗斯的4S专卖店要达到50家以上,每家专卖店都能提供独立的销售、维修服务及保险和贷款购车业务。”(本报记者 王 馨)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