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媒体记者最感郁闷的事情,莫过于车界无热点,一些过去很受关注的事情,现在却难以吸引读者眼球,大家觉得好的报道越来越难写了。
我认为车界无热点,是因为汽车的热点太多了,分散了公众的注意力,如今人们见多识广,不再像从前对一件事情的关注度能相对稳定一段时间。
要说汽车这行可真不是一个省心的行当。国家针对一个行业专门制定政策的产业只有汽车,先是1994年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10年后的2005年6月1日又颁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一般说来,在中国一个产业都有一个对应的“主管部门”,相当于家庭里的“婆婆”,统揽行业的各种业务,比如城建部管城市建设,交通部管公路和水上交通,铁道部管铁路的事,虽然有过中汽公司,却一直没有设过“汽车部”。但能管汽车的部门,却像《红灯记》里李铁梅家的“表叔”一样,多得数不清,一个文件常常要七八个部委联合签发,很多事情还是由国务院最后定夺,真所谓“汽车无小事”啊。
管汽车的部门多,是因为汽车牵扯的社会层面广,影响大,任何一个部门都管不全,管不到位,只能大家合力来管。而且有关汽车的事情,好像不管哪一项都总是有争议,很难统一看法。最早是中国要不要发展轿车,继而是轿车要不要进入家庭,一争论就是十几年,到现在也还没有定论,尽管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拥有了轿车,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轿车已经成了普通的代步工具,比如北京、广东等。
关于合资企业中的双方股比,对其他产业国家都没有明确规定,而汽车则一定要坚守50对50的底线。进口配额、国产化、进口关税等,都不是汽车行业独有的问题,但是哪个行业都没有汽车行业那样引人注目。
可以数一数,中国的工业产业,有几个不“散”?有几个不“乱”?又有几个不“差”?但是“散乱差”的帽子却惟独戴在汽车行业的头上,成了汽车产业的紧箍咒。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也是全国产业的普遍缺失,但汽车业却最受国人诟病。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燃油涨价,说大了,是全国性问题,说小一点,是其他有关行业的事情,可是最受关注的仍然是汽车业。燃油税喊了十几年了实行不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牵扯面太广,一些部门不愿损失既得利益,意见就很难统一。
现在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一般说起“交通”,指的就是汽车交通。山区人说“想要富,先修路”,修的是能通汽车的公路。现代都市人最恐惧的道路拥堵,也是指汽车的拥堵。而《交通安全法》,几乎就是专门为汽车制定的,最重要的条款都与汽车有关。全国几十万名交通警察,差不多管的就是汽车。十几个部委联手,动员了几百万人上路治理超载超限,完全是冲着汽车去的。至于贷款购车、汽车保险,更纯粹是汽车的事情。验车、验本,是全国几千万人年年的例行公事,耗费了人们不知多少精力。汽车搅得全国上下不得安宁,人们却乐此不疲。
再说这车价,多年来中国的轿车一直是世界上最贵的,厂家还赌咒发誓说不能降,一些帮闲的也说什么,“价格战是最低级的竞争”,降价“让中国汽车离国际更远”,但是今天车价却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个车型降价,总能带动一大片。如今,汽车进口关税已经降到了底线,神秘而宝贝似的进口配额完全取消了,“老三样”只卖当年价格的零头,价格战打得让我们局外人都捏一把汗。
关于汽车销售的所谓联网、分网之争,虽然政府与企业有不同认识,但最终企业用行动解决了,很多品牌的进口车都和国内生产的车摆在一起卖了,国家有关部门也默认了。
还有产能过剩问题,也是一个常说不一定常新的话题,最近20多年来,汽车业总是在“过剩”与“不足”间摇来摆去,让人总是把它拿捏不住,刚说它过剩,立即就供不应求;稍一加力,又显过剩。说的人说烦了,听的人也听疲了,最好的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说的人只管说,干的人只管干,该上的还上。
今年初,有关部委出台的《构成整车特征的认定办法》,要求在中国组装生产的外国品牌车,其中一些关键总成必须国产,逼迫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关键技术,引起了一些跨国公司的不满,以至欧盟贸易委员会出面向世贸组织对我国提起诉讼。可是,这场“国际官司”在国内也没有引起多少关注。据说最近有关部门已经决定推迟两年实施。我不认为这是对外国公司压力示弱的表现,而倾向于更多的是考虑合资公司中方的利益。因为达不到这项规定的合资企业,一是成立时间较晚,二是车型比较高档,技术含量比较高,地产化难度相对较大,宽限一定时间,使他们不至于一开业就亏损,有利于调动合资企业的积极性。当然,这也让那些能够达到规定的企业,也推迟两年将关键技术移植进中国。
真是进也难,退也难,汽车行业还真的不好管。
(查阅程远更多文章,请浏览auto.sina.com.cn"程远专栏"。)
程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