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内车商陷入恶性竞争 出口轿车单价每年跌1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08:54  北京晨报

  来自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出口持续3年的狂奔在今年上半年达到高潮,前六个月的轿车出口量已经超越去年全年,其中自主品牌占去六成,增长了近5倍。

  然而,在中国轿车出口数量一路上扬的红色曲线背后,却是一条每年以12%的幅度下降的价格曲线。

  为抢客户“自相残杀”

  数据显示,单车出口价3年来的降幅十分让人吃惊。今年前4个月,中国轿车的出口单价已经跌到7039美元(约合5.6万元人民币),而除去价格较高的合资品牌轿车外,目前每辆自主品牌轿车的出口单价仅为5000美元左右(约合不到4万元人民币),比2003年的7844美元便宜了36%,相当于每年“让利”12%。

  让人吃惊的是,中国轿车在海外不断掉价的主要原因,竟然是国内厂商的“窝里斗”。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张骥在不久前的广州车展论坛上就曾“道破天机”:“目前中国轿车出口面临的激烈竞争,在相当程度上来自国内企业本身的竞争。”

  这些厂家显然已将国内车市中炉火纯青的“价格战”打到了国际市场上。如今,以更低报价抢夺国外买家的手段被频繁使用,而发现这一规律的国外代理商也开始就地砍价。此外,轿车出口地的局限也是重要隐患。目前,我国轿车总是扎堆出现在亚、非、拉美等不发达国家,价格自然是一拨更比一拨低。

  正面临反倾销危险

  专家担忧,如此下去,中国汽车很有可能步皮鞋和纺织品的后尘,成为国外反倾销讨伐的下一个对象,而且,任何一个国家对汽车的关注度都会远远高于皮鞋与纺织品。

  而更令业界担忧的是,这种恶性竞争对中国汽车业的严重伤害。如果说在2002年中国轿车刚踏出国门时,低价是唯一有效的开路工具的话,那么,4年后的今天,低价已然成为中国轿车屡遭诟病的主要原因。中国轿车另一个饱受诟病的地方是性能提升的滞后。我国目前出口的轿车仍以奇瑞吉利等低档经济型轿车为主,由于过分强调价格抢滩,中国轿车似乎已经形成了“价廉质更廉”的形象,这势必对中国轿车业未来的海外拓展贻害无穷。

  事实上,很多国家已开始用政策壁垒表达对中国轿车的排斥。无论是马来西亚还是俄罗斯,这些国家对中国轿车的“取消优惠”、“当地产车主要出口第三国”等政策并未见于对日、韩、欧系轿车的态度上。他们的共同观点是,中国轿车一味依赖低价格,在技术上几无可取之处,引进这些低价车不仅会挤压本土主力车型,而且对本国整体汽车业的发展也起不到任何带动作用。相比之下,他们自然更欢迎来自发达国家的先进合作伙伴。

  值得庆幸的是,海关的数据已经引起政府的关注。不久前,商务部传出消息,为打击低价出口行为,降低国内产业遭遇反倾销的风险,商务部正在修订《关于处罚低价出口行为的暂行规定》,一旦成文并生效,汽车业毫无疑问会成为第一个被整治的“出头鸟”。(晨报记者 刘晓林)

(编辑:张效铭)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出口反思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