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业界纵论汽车发展大势 汽车行业面临全方位竞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 11:23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中国汽车市场步入稳步发展时期,整车和零部件厂商如何规划未来发展道路?汽车市场的总体发展方向如何?还面临哪些难题?在刚刚落幕的2006年中国(广州)汽车发展论坛上,本报记者专访了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深度剖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编 者

  汽车行业面临全方位竞争

  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

  7月26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在广州车展论坛上针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发表了讲话,他表示,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跨入世界汽车大国的行列,成为中国经济不可缺少的自主产业,但中国汽车市场真正与国际接轨还有很多待解的问题。会后,记者又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张小虞。

  记 者:您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小虞:从汽车的货物贸易来看,全世界每年约生产6500万辆汽车,其中有2500万辆进行所谓的货物贸易,也就是你卖给我,我卖给你,事实上,我们在实物的竞争上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了,有些已经可以与国际上同等水平的产品进行较量了,比如我们10万元以下的轿车,消费者在国内买这个价位的车要比在国际上得到更多的实惠,20万左右的产品目前跟国际平均价格是基本持平的,中高档轿车的价格,如果按照现有汇率来计算,还是高于国际平均价格的。

  除了货物贸易,我们在服务贸易领域和技术贸易方面现有能力还不够。

  比如服务贸易里的金融服务,在国外一般情况下,在消费类的产品里,70%的汽车消费者购车是通过专门的为汽车消费者提供的消费贷款来实现的,但在我们国家,车贷最高潮的时候,银行所操作的个人的消费贷款比例大概不到20%。

  与此同时,以国外几大汽车集团为后盾,他们自己的几大金融公司和财务公司正在一步步地进入中国,汽车服务贸易的竞争正在进入金融服务领域,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如果我们的银行、我们的金融机构不去占领这个市场,那么这种竞争会比货物贸易简单的实物竞争来得更可怕。

  技术市场也是这样,以前我们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买技术,现在我们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开发技术,如果这个技术本身进入不了市场,它就没有价值。

  记 者:中国怎样才能由一个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产业强国迈进?

  张小虞:我认为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必须有自主创新、自主开发的产品;第二、必须有零部件坚实的基础;第三、必须有与之相关产业的支持;第四、必须有完善的服务贸易体系。没有这些,光靠造汽车,中国不可能成为汽车产业强国。

  我还要在服务贸易方面尤其是金融服务贸易方面再次提醒我们的企业,不只是提醒制造汽车的企业,还有销售汽车的企业、售后服务企业、金融服务企业,我们的汽车市场如果被跨国汽车集团所支持的财务公司、金融公司所占领,他们就会通过提供优惠的服务来占领汽车市场,用户就会更加愿意购买他们的产品。

  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行业面临的是全面的市场竞争。

  出口也是如此,不是说出口今年又增加了多少辆,国际竞争不只是看这个,卖出去同样也要有相应的服务贸易和金融手段来支撑。

  记 者:您如何看待宏观调控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张小虞:有影响是肯定的。这几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对汽车产业有影响,比如油价上涨、贷款利息提高、流动资金银根收紧等。

  我个人认为,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汽车企业要这么看:一是政府出台什么政策,咱们就执行什么政策;二是对国家宏观政策,企业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战略性的判断和决策,三是不要寄希望政府会出台鼓励汽车发展的政策,起码近些年不会有。

  有一点要说明,从现在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汽车市场,老百姓还是比较满意的。

  今年出口目标5.2万辆

  访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山裕则

  本田汽车(中国)公司是本田在全球惟一一个专门生产出口产品的生产基地,这在全球汽车产业界也属于首次尝试,今年该公司预计出口5.2万辆。7月26日,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山裕则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 者:本田汽车(中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工业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金山裕则:本田汽车(中国)公司是由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公司分别出资55%、10%、25%和10%组建的。

  目前中国汽车厂商出口多面向发展中国家,我们出口主要是面向欧洲市场,而且我们的产品得到了当地用户的喜爱。通过我们的实践证明在中国一样可以制造出品质优良的产品,因此我们的经验将来能够给中国厂商以借鉴,这点我觉得是对中国制造产业有贡献的。

  记 者:今年出口量大概是多少?相比本田全球销量如何?现在主要是飞度,将来会不会增加雅阁和奥德赛?

  金山裕则:从今年年底开始,我们要实施两班制,明年4月份开始,每天可以生产200辆。今年本田在全球会出售350万辆,当然和这个量相比,我们销量不算大,但这是我们第一次做了试验性的尝试,理念就是“小投资,大发展”,广州本田也是按照这样的理念发展的。

  目前还没有生产新车型的具体计划。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把正在做的东西做好。将来我们也会根据市场的动向,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发展。

  记 者:请您介绍一下公司今后的出口计划。

  金山裕则:长远的出口规划我们还没有制订,等到每天能生产200辆左右的时候,再做具体的规划。

  对我们来说,实行两班制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还要重新招聘几百个人,这些人招聘过来还要经过培训,要培养到能生产车辆的程度,通过他们的作业,能够保证或者提高产品品质,这对我们来讲也是挑战。先把这些事情做好,再考虑下一步的战略。

  记 者:您怎样看待自主品牌的问题?

  金山裕则:日本上世纪60年代也没有多少自主品牌,丰田、日产在当时都是比较小的公司,那时候就是福特等在日本销量很大,经过一段时间,通过日本企业家的努力,培养了自己的品牌。我认为中国可以有自己的品牌,也希望中国尽快有自己的自主品牌,这是好事。现在是市场经济,不管是国外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只要是好的,顾客就会买。如果不好,不会有人买。只有竞争,让顾客有选择的余地,不好的会被淘汰,好的越来越好,才能够进步。压力当然存在,因为竞争对手增加了,不过这是非常自然的,促使厂家在竞争中增强实力。

  和中国合作伙伴共同进步

  访德尔福汽车系统全球副总、亚太区总裁兼中国总裁全春泽

  7月26日上午,在广州车展论坛现场的会议厅,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汽车系统全球副总、亚太区总裁兼中国总裁全春泽博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美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1999年从通用汽车公司独立出来。

  德尔福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13年的历史,投资额为5亿美元,如今德尔福在中国拥有15家企业,其中10家经营性企业中有7家是合资企业。对于德尔福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在中国市场上的打算,全春泽一一做了介绍。

  记 者:请您介绍一下德尔福在全球以及中国的发展方向。

  全春泽:德尔福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组,重组的方向是我们会退出一些传统的制造行业,更集中地投入到与电子有关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我们会在安全、排放、绿色环保方面下大气力,比如柴油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等等。我想这不仅是在中国,也是我们在全球的发展方向——通过电子化来实现更安全、更环保、更具燃油经济性的目标。

  我们在中国的售后市场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一个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有实力的经销商来经销德尔福的全系列产品,同时我们在全国设立柴油系统维修中心,到目前为止已有近20家有实力的售后服务企业加盟。

  记 者:根据德尔福的年报,2005年亏损24亿美元,比2004年48亿美元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由于出售了一些亏损部门,还是因为利润的增加?

  全春泽:第一个原因是由于公司生产效率提高非常明显,我们公司内部做了很多调整,生产效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二个原因是德尔福正在努力扩大非通用业务,事实上,2005年我们首次实现通用业务所占比例降到50%以下,而前几年,德尔福80%以上的业务都跟通用有关系。

  另外,德尔福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也得到了大家的欢迎,包括我们进入了一些非汽车市场,比如卫星收音机,它在美国市场非常成功。

  当然,出售亏损部门是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重组工作的重要部分。

  记 者:您怎么评价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情况?德尔福将如何在中国市场拓展自己业务?

  全春泽:中国零部件市场前景很好,潜力巨大,根据预测,在2010年前,中国会赶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这就为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

  我们在中国的发展我想关键的一点就是本土化,现在我们还在采用一些外籍人士来管理公司,长远来讲,德尔福在中国的企业就是中国的企业,我们的本土化方向包括产品本土化、管理本土化和人才的本土化,我们的目标是成为非常中国的公司。

  我们不会控制中国企业,德尔福在中国的7家合资公司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合作关系非常好,运行也很好,不存在谁控制谁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认为,只要是在中国成立的公司,不管是投资方来自哪里,都是中国的公司。我们德尔福是非常好的中国公民,和中国合作伙伴共同进步,是我们的宗旨。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 徐长明

  2020年中国车市全球第一

  我说三个观点:一是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未来15年轿车需求增长速度将持续保持在GDP增长率的1.5倍左右;三是2006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2020年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我国从2002年开始加入WTO,当年乘用车增幅达到53.3%,2003年达到70.6%,2004年由于宏观调控,乘用车增幅降到14.1%,从目前发展态势看,今年我国乘用车将持续快速增长,轿车需求量为400万辆左右,世界上其他国家很难有这样高的增长率。

  从汽车总量上看,2002年我们达到324万辆,世界排名第四,2004和2005年均是世界排名第三位。也就是说,我们的地位迅速提升。加入WTO时,我们占据世界消费者份额的4.3%,之后,该份额持续上升,去年超过9%,今年预计超过10%,即每消费100辆车,就在10辆在中国售出。

  我们的最高峰出现在2003年,当时全世界增长100辆汽车,就有63辆在中国。在全世界增长量中,每增长100辆,有20多辆是靠中国增长带动的,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增至50%以上,即每两辆车中就有一辆是中国增长。

  国际轿车市场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乘用车市场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主要是由R值决定的。汽车先导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当R值达到2~3时轿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汽车普及率迅速提高,汽车市场开始进入成长期。

  进一步研究表明,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R值的变化与轿车市场的发展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到目前为止只有新加坡和香港这样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型国家或地区例外。

  因此,我的结论是:我国人口密度、国土面积都不是新加坡、香港的特征,我国政府在私家车消费上不应该也不可能采取那样严格控制的政策,可以肯定,R值规律在我国同样适用。未来10年我国R值将不断地向靠近3的时点转化,从而为汽车大量进入家庭提供了保证。

  R值是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车价,一是人均GDP。这几年,我们跟踪中国车价的情况变化发现,加入WTO5年来,每年我国轿车价格的平均下降幅度为6%至7%。未来还会降低。

  首先,就是规模经济性带来价格下降。未来5年是汽车产业调整的重要时期,5年之后,这些企业有些倒下,有些会壮大,生存下来的会扩大规模,成本就会相应下降。

  如果国家没有调控措施,我们预测GDP的增长率会达到10%。实际上,上半年我国GDP增长率远远高于国家计划。我们最大的不足,就是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估计不足,老是以国内情况来判断经济增长率。目前,全世界都看好中国经济,大量外资涌入。这样,车价降低,GDP不断提升,R值就会不断地下降。

  其次,从经济角度和消费角度看,我们现在已具备进入大规模发展的条件。根据普及化过程,从每千人拥有100辆汽车发展到每千人拥有汽车250辆,需要较长时间。在此过程中,轿车增长率相当于GDP增长率的1.5倍左右,按照这种发展,我们国家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约需15年时间。

  目前,大家都在担心,中国经济收入差距较大,先富起来的阶层买了汽车之后,后富起来的能否跟上,会不会出现一个断层?但从实证角度看,我认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调查,二、三级市场需求已经提升,目前北京、上海等地每年的销售约为30万辆,如果二、三级城市的购买力达到北京和上海的水平,这些城市每年的消费需求就有500万辆,再加上庞大的人口,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

  第三,根据国家制定的GDP增长规划,如果不出现大的社会矛盾,我国汽车消费有望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记者 马蕾 黄超 葛帮宁)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