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奇瑞汽车推出了多功能车MPV,加上以前的轿车东方之子、旗云、风云,微车QQ和SUV瑞虎,奇瑞可以说已进入到乘用车行业的各个领域,一张大开着的网已然铺开。无独有偶,据了解,长城、陆风、双环等一直以皮卡或SUV为主业的自主品牌企业,不分实力大小,也都公布了进军其它车型领域的计划。然而,就在前几天的一次采访中,笔者问起国内高档轻卡的龙头企业庆铃汽车,为何不借助五十铃的优势进军乘用车领域,得到的答复却是,先做强后做大,不盲目扩张。“这注定是一条寂寞的道路。”
这句答复虽然是庆铃对自己的定位,但用在目前国内一些自主品牌企业的扩张战略上,似乎更加恰如其分。由于地方政府的支持,行业利润的丰厚,国内汽车产业在散、乱、差方面的治理一直收效不大。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但仍有不少业外资本通过种种渠道进入汽车产业。即便是让车主火气冲天、最后对薄公堂的“奥克斯汽车”事件愈演愈烈之后,仍不乏新进入者。
已经被定性为过热产业的汽车业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国家提倡自主创新,鼓励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之后,新一轮的汽车热又燃遍各汽车企业,仿佛一夜之间,全国所有的汽车企业都具备了自主开发能力,都具备了推出自主品牌的条件。于是,国内自主品牌轿车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实战到口号,遍及全国,不禁让人想到“文革”期间的浮夸风。
不论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如何支持,办企业还得遵循经济规律,产品若没有竞争力,一切都是白费。现在经常爆出地方政府要求采购当地产轿车的不正常事件,但这毕竟不是企业求生存、图发展的长久之计。政府的这种做法只能是助长企业错误估计市场,最终导致恶性发展而不可收拾。
国内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尚未将一款产品做好就贪大图多,实施所谓多品牌、多车型战略,我总觉得这不切实际,好大喜功,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由此延伸到自主品牌的出口问题,以前我一直认为走出去总是好事,起码见识一下国际市场的竞争状况。但现在我真的开始担心,目前走出去的自主品牌汽车一旦被国外消费者认定为像服装一样的廉价商品,就彻底断送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未来前程。(侯小军)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