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面对航天无须脸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16:49  新浪汽车

  近日网上挂出对一位航天兼汽车专家何教授的专访,标题据说出自何教授的一句惊人之语:“中国汽车面对中国航天而脸红”。而通篇专访王顾左右而言他,只是何教授的个人成长史,始终没有宣示此话的精髓。

  我以为,“中国汽车面对中国航天而脸红”是一个荒谬的陈述。是近期来,一些官员、企业、以及所谓专家为了各自的利益,曲解中央“自主创新”决策,掀起的一股泛政治化、泛民族主义、否定中国汽车业改革开放成果的浪潮。

  如何全面评估中国汽车业的得失,尤其是20多年来在全球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轿车业审时度势的参与和发展?稍微对中国经济全局有所了解的人们都会承认,20年来中国汽车业已经真正承担起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

  近年来,中国汽车业每年创造的总产值在5000亿元以上,在制造业中遥遥领先。国家从汽车业获得的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利润也以千亿元计,对于社会基础设施、教育、科技、扶贫的巨额投资,很大部分来源于中国汽车业。在每年平均8%的经济增长中,汽车及波及产业的贡献度高达1.6个百分点。汽车及相关产业还提供着中国十分之一的就业岗位。

  说到老百姓的感受。在40岁以上的中国人,在年轻时何曾有过开上家庭轿车的奢望。当年中国的轿车价格是国际市场的三四倍,工薪族不吃不喝攒钱十年,也买不起一辆轿车。而今天,老百姓能以比国际价格更低的价格在中国车市尽情挑拣几乎包括所有国际主流品牌和自主品牌的汽车。如果说,中国的住房、教育、医疗也能达到中国汽车业如此国际化、市场化的成就,那才真是政府的幸事、老百姓的幸事。

  如果说涉世未深的“愤青”们不了解这些,那些全盘否定中国汽车业的官员、专家、媒体们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今天对于中国汽车业的批评浪潮,集中于两点,一是汽车业忽视自主开发;二是把合资企业和自主品牌放在了对立的地位。

  应该说,自主创新永远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具体到中国汽车业,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就是一种创新,从引进技术到引进资本建立合资企业也是一种创新。经过20年的技术、资金和人才积累,今天中国轿车业的确到了自主开发的阶段,中央领导响鼓重锤地提出自主创新,高就高就把握了中国经济现阶段的突破点。在强手如林的全球化、市场化竞争中,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对于中国汽车恐怕又是一场耗时20年的攻坚战。官员、学者不去为这场攻坚战建言献策,甚至投身其中,而在今天众多的“高层研讨会”一味以今天的要求,批评20年前轿车工业的襁褓阶段,搞“窝里斗”,相煎何急!

  当了30年采访宏观经济部门的记者,可以说见多不怪,但是一些官场、商场的作为的确让我瞠目结舌。五年前,我目睹着奇瑞吉利中华这些自主品牌到各种衙门申请生存权而遭受的冷眼和拒绝;今天,人还是那些人,官员们都举着自主品牌的大旗,狠批“市场换技术”;各大汽车集团忙不迭地表态建立各自的自主品牌,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多年来风光无限的合资企业变得个个灰头土脸;真可谓斗转星移。

  也许,这也是一种中国特色。但是,中国政府部门、学术界、汽车业还有更多的官员、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们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有众多中国汽车的车迷、消费者在倾力支持中国汽车;这些人才是中国经济、中国汽车业发展的脊梁。汽车与航天,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是基座与塔尖的关系。面对赢得无限荣誉的中国航天,默默奉献着的中国汽车坚实地站立着,应该脸红的是那些鼓噪的人们。

  李安定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