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业高门槛究竟拦住了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11:38  青年参考

  《关于汽车行业结构调整若干意见的通知》呼之欲出,增产扩建将受限

  近日,有消息称,6月初发改委将正式颁布《关于汽车行业结构调整若干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的颁布意味着,今后国内汽车产业的增产扩建将会受限,原则上也不会再批准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的建立,但同时将会大力度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

  今年3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根据针对各个行业的规定,要求各个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产能过剩结构调整”的方案也尽快出台。针对目前国内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国务院要求所有新建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和现有企业跨产品类别的生产投资项目,除满足产业政策要求外,还要满足自主品牌、自主开发产品的条件;现有企业异地建厂,必须满足产销量达到批准产能80%以上的要求。同时,还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禁止技术和安全水平低、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的外资项目进入;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加强研发体系建设,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目前,汽车业的相关政策已经进入最后的论证阶段,近期即将出台。

  据统计,去年我国整年销售量为575万多辆,而今年一季度销量也达到173万多,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7%。与此相对的是,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达200万辆,到2010年,还将新增产能800万辆。可见,在销量不断上涨的同时,过剩产能也在飞速递增。不合理的产能过剩会对汽车业的发展造成伤害,并且现在这种伤害已经开始显现。目前,国内的整车制造企业超过150家,但真正具备竞争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无效产能数目巨大,而且国内汽车企业在技术等方面对国外依赖严重,这直接造成了国内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整体配套能力不强,专业化水平较低,自主开发系统集成能力薄弱。

  在即将颁布的《通知》中,自主品牌及企业将成为重点保护对象。只要是与自主沾边的技术和企业,在某种程度上都会有一些“优先权”。业内人士表示,这将使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自主品牌的阵营中来。虽然自主是件好事,但是作为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的工程来说,不是任何企业都承受得起的,也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去做的,更何况其中还有许多借自主之名、动机不纯的人。对于那些为响应政策号召而盲目自主的企业来说,只能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另外,有关人士也表示,这个政策的出台也会对自主企业带来一些冲击。自今年“两会”之后,国家把汽车业的自主创新提到了新的高度,并要全面支持保护,这让不少自主企业喜忧参半。喜的是,国家对自主企业的重视,将会为自主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政策上扶持和优惠;悲的是,国家目前对自主企业管得太多,使他们放不开手脚。更多的自主企业认为,除了在政策上优惠进行宏观调控之外,国家应该更多的让市场说话,让自主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多受历练。目前,国内的自主企业主要分为民营自主企业和国有自主企业,而在这两者的对比中,民营企业的发展似乎更好。奇瑞吉利比亚迪等这些民营自主企业现在已经成为国内汽车的中坚力量,而一汽、上汽这些老国有企业在自主之路上却是磕磕绊绊,一直未有起色。

  在《通知》正式颁布之前,国内的合资、外资和自主企业可以说都是人心惶惶。毕竟理论和实践是有距离的,《通知》出台后国家的有关部门将按什么标准来执行市大家关注的焦点。这道被抬高了的“门槛”究竟会给国内汽车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也只能在实践中检验。(记者 宋晓艳)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