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相对滞后,产能出现过剩的苗头。”25日至26日,在广西桂林召开的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我国汽车过剩是结构性过剩。”而会议就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展开的讨论,也多处涉及汽车产业。
这位负责人说,我国汽车已给出现结构性过剩,高油耗车型产销比例过大,先进、节能、环保车型比例相对较小,运输类专用车由于技术水平和门槛不高,有过剩的苗头。这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的新情况。
发改委产业政策司有关人士还指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进展,产品结构得到改善,车型结构日趋合理,汽车出口逐年增加;但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四大问题:
一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企业集团竞争优势不明显。我国整车企业超过150家,按企业集团统计大约80多家,跨地区跨部门兼并重组的难度仍然较大。在资本结构方面,汽车产量居前15位的企业当中,只有1户民营企业。
二是产品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升级换代及技术进步缓慢。高油耗车型产销比例过大,技术先进、节能、环保车型比例相对较小,作业类专用车技术水平与国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运输类专用车有过剩的苗头。
三是自主开发能力较弱,过分依赖引进技术发展产品。大部分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发展能力不强,不得不被动地、高成本地引进技术和产品。许多企业仍沿用技术引进和组装生产模式。
四是零部件与整车未同步发展,影响整车技术水平提高。通过合资、合作,整车产品制造工艺和质量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但零部件生产落后于整车发展。零部件企业整体配套能力不强,自主开发系统集成能力薄弱。
这位负责人说,“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产品品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鼓励公平竞争;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能力;加快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建立强大的零部件支撑体系;鼓励发展安全、环保、节能型汽车,加快汽车结构优化升级;扩大整车和零部件出口,提高国际贸易的竞争能力;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蒋婷婷)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