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豪华车背后的冷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 09:25  中国经济时报

  从2000年到2005年的这五年时间,正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高潮的重要时期。从发展的角度看汽车业,可以用“一日千里,繁华无限”来形容,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都在乐观估计市场的走势。这种极强的投资动机和趋势,对豪华车市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00万、1000万……当金钱仅仅代表一个数字符号时,奢侈品消费有了滋生的温床。

  中国:豪华车销售神话缔造者

  2005年,宾利在中国共售出近100台豪华轿车。在中国大陆售出的所有宾利车型中,雅致系列近30台,其中加长版的雅致RL占该系列总销量的50%以上,居全球销量之首。全球每年限量生产最多3台、售价为人民币988万元的宾利雅致728超豪华轿车去年在大中华地区(含台湾、香港)共售出了2台,中国成为宾利最大的市场。

  迈巴赫奔驰旗下最高端的豪华汽车品牌,单价超过550万元的迈巴赫57S特别版已于今年3月份抵京并交付用户使用。据悉,迈巴赫全球年产不过千辆。

  2005年12月,国产奔驰E280和E200K两款车下线,“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消费者购买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情趣不断提升的局面下,正催生出更多的豪华车需求。”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销售总经理魏德博士指出,奔驰最豪华的S级轿车在中国的销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

  2005年,中国大陆成为宝马集团在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BMW品牌的销量为23595辆,增长52.4%。据宝马代理商称,在中国卖得最火的是宝马7系,其次是宝马5系和相对低端的宝马3系,这正好与宝马的世界平均销量相反。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张孝德告诉本报记者,未来几年,豪华车在中国的销售潜力还将缓慢持续升温,“关于这个预测,外国人看得比中国人还清楚,这就是为什么豪华车源源不断进入中国的原因。”虽然中国的人均收入才1000美元,富有人群在其中只是占据了一个很小的比例,但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小比例的富有人群在各大豪华车企眼中已是一块很大的市场。

  美国高盛公司关于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2005年为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总销售额做出近20%的贡献,豪华汽车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奢侈品之一。该报告称,在未来4年中,中国奢侈品消费需求将达到每年约25%的年增长率,在2015年将占世界总销售额的29%。届时,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将可与处于第一位的日本人相比拼。

  豪华车企:全力布局中国

  近年来,豪华车在全球市场一片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却有显著增长,而且这一增长潜力未出现停滞迹象。这样巨大的反差无疑让不少国际“大亨”们纷纷调头转向,把主要精力投向中国。

  宾利中国总经理郑飚介绍,去年是宾利进入中国市场第4年。目前宾利轿车在大中华区的保有量已超过1000台,并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和武汉6个城市设有展厅。“国外豪华车市场已趋饱和,如果某一品牌的份额增大,另一品牌的份额就会减少,而在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宽度和深度可以挖掘。”据其调查,目前在中国,财富在1000万元以上的富豪已经达到四五十万人,而只要财富超过3000万元就可能成为宾利的车主。

  早在2004年,通用汽车将其顶级品牌凯迪拉克引入中国。经典车型CTS实现国产后,2005年凯迪拉克又迅速完成了对豪华运动轿车、豪华SUV、豪华跑车等细分市场的全覆盖。与此同时,运动型豪华轿车雷克萨斯全新GS430和GS300登陆中国,之后又有多个车型陆续进入中国,试图从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豪华车市场中淘金。

  日产汽车不甘落后,也在将更多的高档品牌引入中国,其中包括2004年登陆中国的西玛和2005年登陆中国的风雅贵士及Infiniti,并对拓展中国豪华车市场信心百倍。

  2005年,奥迪向中国市场投放了新奥迪A6、新奥迪A4及新奥迪A8L,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销售5.8万辆的业绩,比2004年增长9.6%。2006年,奥迪计划在中国销售7万辆奥迪品牌汽车, TT、S8、S4、Q7,欧洲能见到的奥迪都会进入中国,A8会加大供应量。

  世界巨头们不会盲目行事,他们所作的一切决定都是对中国的产业政策与市场形势进行深入研究和细致分析的结果。对各大豪车品牌而言,在世界任何一块市场上的失败都会使公司形象和在其他市场的经营受到负面影响。

  基于调整汽车消费结构的目的,中国政府对进口车除了实行关税降低和取消配额之外,还实行了落地完税,加之紧缩的银行信贷政策和新近发布的新消费税,使一大批倒配额的进口车商趋利撤退,车市也将面临进一步的洗牌。

  对于种种压力,巨头们胸中自有千秋,在深入研究中国进口车政策变化形势下,纷纷选择中国伙伴进行国产,他们明白,带着一位中国伙伴一起致富是个牢不可摧的挡箭牌。有此想法的豪华车企越来越多,除去宝马、奔驰,沃尔沃也在不久前宣布Volvo S40豪华轿车将在长安福特重庆工厂投产,预计年产量为10000辆。“加大对发展迅猛的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投入与重视,是2006年Volvo汽车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沃尔沃汽车公司新任总裁德里克·埃普特别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豪华车品牌集体涌入中国市场并非无的放矢,他们看到的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持续增长性。提高车型配置,在全国扩建经销商网络,完善售后服务……在竞争逐渐激烈的形势下,各豪车品牌慢慢懂得如何取悦中国消费者。

  “豪车文化”还将维持多久?

  然而,中国目前仍然摆脱不了富少穷多、石油短缺、环境恶化的现状,这种高价位、大排量的“豪华文化”还将有多大程度的发展空间?在繁花似锦的豪车销售背后,分析师们认为,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年需求量约在10万辆左右,其豪华特性决定了市场难以出现爆炸式增长。

  去年,英国《独立报》以整整两版的篇幅,刊登了有关中国环境的专题报道,在《中国危机》的大标题下罗列了这样一组数字:如果中国石油消费量与今天的美国般配,那么,中国到2031年将每天消耗9900万桶石油,而如今全球石油总产量为每天8400万桶,今后产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也不大。

  除去能源供应的局限因素,中国的人均收入显然也不足以支撑“豪车文化”的大力发展。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瑞士以人均财富648241美元的记录成为全球最富有的国家,来自北欧的丹麦和瑞典则分列第二和第三,其人均财富均超过50万美元,而中国只有9387美元,这一数据离发达国家相去甚远。但当前的中国却是豪车消费增长最快的一个国家。

  张孝德的话可以为这一现象做注解:在从穷到富的过程中,社会出现剩余投资能力,显富心理随之产生。在一个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转变的国家,先富人群出现尝试性消费的行为属于正常现象。

  90年代的中国是先富人群逐渐出现显富心理的初级阶段,而今天,持这种心理的群体除了富人阶层外,刚刚兴起的中产阶级也持类似心理。不容忽视的是,一部分向富有阶层转化的中产阶层将引发新一轮豪华车购买潮。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康艳兵博士为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他有个朋友在清华大学里住,儿子也在清华里面的幼儿园读书,每天接送儿子本是件很轻松的事。但邻居买了一辆好车,于是攀比心起也买了一辆车,但学校里开车有诸多障碍,于是每天载儿子绕校园一圈,几分钟的“走路程”变成了二十几分钟的“车路程”。

  例子看似与豪车消费无关,但其心态却与大部分豪车购买者如出一辙:摆阔、攀比、往脸上贴金。

  “很多发达国家的富人阶层人数远远高于中国,他们也曾走过显富阶段,但现在他们的剩余消费能力已出现多元化趋势,并且消费区域也远比中国多。”要达到理性消费,需跨过一个收入门槛,张孝德说:“当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以后,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消费主流,当前被认为是标志性消费的构成因素会慢慢改变。”

  张孝德比较认同新消费税中对4L以上的大排量车征收20%的政策。“暂且不论是否会对汽车消费市场带来什么影响,或是产生什么效果,至少它体现了一个公平原则。几万几十万对一个企业老板来说也许不值一提,但对于正迈入中产阶级却急于提早购买豪华车心态的部分人群却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从建设节约型社会出发。大排量、高污染、耗费高能源,必然也需付出对等的代价,这就是公平。”

  “任由其发展将给社会带来负面发展,但控制豪车使用率不能仅仅依靠单个政策的出台,从政策、法律、道德各方面着手进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是关键。国家要进行有效引导,向市场传达明确的政策信号。”张孝德称。

  康艳兵也对本报记者表示,“贫富悬殊太大,消费市场不成熟,需要通过政策引导。”他认为,国家应该出台各种政策限制豪华车的使用,“可以通过各种税收等经济杠杆来限制使用,比如新消费税,但仅仅这一个税种是不够的。”(记者 章小星)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