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主创新:汽车行业三大集团如何破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 15:13  新浪汽车

  3月8日晚,一汽集团在北京举办了一次特殊的新车评介会。一辆集国内外轿车流行设计元素于一身、沉稳大气的中高档轿车,毫无争议地成为当晚最耀眼的主角。它就是一汽集团花费3年时间打造的自主品牌轿车———C301,上市时间为今年下半年。

  无独有偶,就在一天前,上汽股份总裁陈虹也向媒体宣布,在罗孚75平台上进行大量升级和改进的上汽股份第一款自主品牌中高档轿车,也将于今年下半年下线。

  东风汽车公司的自主品牌战略也即将浮出水面。据了解,一个包含两厢、三厢以及MPV全系列车型的自主品牌开发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东风的决策层已经对样车进行了论证。

  自主创新:三大集团必答题

  近年来,提起自主品牌、自主创新,三大集团总是和“集体失语”、“不作为”等词语相连。的确,与白手起家的奇瑞吉利等相比,长期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三大集团,无论在资金、技术、人才、网络、品牌等方面,都有相对雄厚的积累,理应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先人一步。但前些年轿车市场高速增长时,对销量、利润、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等指标的看重,三大集团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合资合作、兼并重组等层面,在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打造上一直步履蹒跚,让人很是失望。

  实际上,在自主创新上被指责“不作为”,三大集团多少有些冤枉。不只一位合资企业老总曾经说过,经历过中外双方控制权激烈博弈的合资企业中方,自主自强的愿望比谁都强烈。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在核心技术上不再受制于人,进而打造自主品牌,早就是三大集团认真考虑的问题。在自主创新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今天,自主创新更已成为三大集团的必答题。

  积极作为 攻坚突破

  熟悉一汽情况的人们都知道,早在3年前,一汽轿车自主品牌C301项目就已经启动。而在更早的2002年,当一汽与丰田合资、与马自达进行技术转让时,如何为重新打造“红旗”品牌创造有利条件,就一直是一汽在谈判中坚持的关键点。

  上汽集团提出2007年自主品牌销售5万辆的目标,早已为业内人士所知。为此,上汽把仪征定位为未来自主品牌轿车的基地。而上汽2004年开始对罗孚、双龙的收购、重组,更是明显的蕴含着打造自主品牌的战略意图。

  至于远处十堰深山之中、曾经陷入亏损的东风汽车公司,前些年在深化改革、搭建多元合作格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在暗中构筑一个从研发、生产到营销的新型架构,以便时机成熟时能为东风打造自主品牌所用。

  如今,三大集团的自主创新大幕已经陆续拉开。竺延风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一汽自主品牌年销量要达到百万辆,为此,一汽商用车要建好5个平台,做好16个系列;乘用车要建好6个平台,做好16个产品;并进一步在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子、关键总成及零部件等核心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实现新的攻坚突破。

  上汽股份总裁陈虹告诉记者,成立于2004年1月的上汽汽车自主品牌项目组,仅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摸索到出车的全过程。在“十一五”期间,上汽股份在自主创新上的投资将达到100多亿元,到2010年,争取实现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0万辆。

  在轿车自主品牌方面动作稍晚的东风,旗下合资企业内部的自主开发和工业化步伐一直没有停步,从东风标致307到东风雪铁龙凯旋再到下半年上市的T21,神龙公司的中方都掌握了部分知识产权。

  全新的自主创新之路

  “上汽的自主品牌发展是从较高起点出发,运用宽广的世界眼光,在开放条件下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走差异化的竞争道路,重点提高整车和关键子系统的集成能力,形成可持续的低成本优势,并逐步在各个环节建立起竞争力”。从媒体聚光灯下“消失”一年多的陈虹,显然对上汽的自主创新之路已考虑得非常成熟。据悉,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2月23日已正式挂牌,来自上海大众的制造、技术骨干以及来自上海通用的市场营销骨干,正为下半年新车上市紧张地忙碌着。

  对于如何实现2010年自主品牌百万辆的目标,竺延风也经过了深思熟虑。他提出,一汽要依托中国市场,传承50年历史经验,集成世界先进技术,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创新之路;要做强研发,做大自主,做圆合作;在自主创新领域,要推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规模自主、高端自主、体系自主、持续自主”。

  可以预见,三大集团以开放的心态高起点打造自主品牌的努力,无疑将给原先由奇瑞、吉利们担纲的国产自主品牌轿车阵营,增添新鲜血液和不竭动力。

  本报记者 王政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王政专栏专题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