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张先生刚买的新车频繁出现质量问题,一星期不到曲轴油封浸油,问题刚解决半轴油封又开始浸油,一辆新车用了半个月不到,他就不停地往经销商处跑,让他完全没了买新车的喜悦,于是他想到了是否能够退换车的可能。汽车售后部门负责人的答复相当干脆:在保修期范围内有问题给你修,退换车不可能。在购车和用车这样的环节当中,商家与消费者这样的分歧,再一次将讨论已久的汽车“三包”政策推到人们的眼前。在维权及自我保护意识盛行的年代,就连买一双鞋都会带有“三包”证,而耗资数万元的汽车消费行为,很多时候还处于无保护消费局面。
汽车“三包”一个流传很久的“神话”
汽车一直被排斥在商品“包修、包换、包退”规定之外。自2001年以来,每年都有人炒作“汽车三包年内出台”的消息,但每每都是“狼来了”。最疑似成真的一回,是2005年由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机构历经近3年时间组织起草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案)》正式向社会公示并征求意见。公示结束后有望于近期正式出台。但随着有关部门只给了消费者12天的时间来征求意见。在此之后,征求意见时间太短的呼声又高涨起来,于是征求意见的时间延长了半个月。但遗憾还是不可避免,一直到2005年底汽车“三包”还是未能与消费者见面。
经销商:“三包”只包其一
记者从经销商处了解到,大多数经销商对于汽车“三包”都有所耳闻,对于具体的规范及相关制度标准却全无头绪。前来看车买车甚至新车出现问题的消费者,也从未在进行汽车消费或就新车问题与商家进行调解时提到过“三包”并要求以其中的规范来解决相关问题。经销商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时依据各厂家原订的售后服务标准。与汽车“三包”草案当中提出的包修、包退、包换,经销商对于出售的汽车,只可在保质期内针对部分零配件可以包换,但涉及到整车的包退以及包换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消费者:过半不知情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大约有80%的消费者不了解或根本不知道汽车“三包”,而另外30%的消费者也只是“听说过,大概有这么回事”。但当问到如果新买的车出现问题怎么解决时,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以原有的“经销商提供保修服务”作为答复,没有一个人提到过消费其它商品时通用的“三包”政策。“如果汽车真的在质量上有严重问题,你是否选择退货或换货?”所有的消费者都说“这个不可能吧”。或许是因为消费者在进行汽车消费时维权意识还没到位,或许是“三包”在消费者当中普及的程度较低。
就算某些意识到位的消费者,在汽车消费者遇到问题希望借以“三包”方式解决问题的消费者是不是一路顺畅,如愿以偿呢?据了解,要办理退货需涉及多个部门,如质监局、发改委、汽车工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工商局等部门,当然汽车厂家也是主体。还有其它问题,如:牌照怎么办?保险怎么办?上户怎么办?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各种相关的质量鉴定,如何做到对汽车质量鉴定客观公正也有疑问,同时时间上的耽误也让消费者接受不了。
记者观察
至于汽车“三包”政策为何迟迟未能出台的原因猜测繁多,但最主要是集中在如何平衡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执行层面,特别是整车检测环节。最关键的还是如何协调卖方与买方的关系,如果二者关系不能妥善处理,那么“三包”也就无法实施。
记者李梓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