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早进入汽车工业并获得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已成为国内轿车制造业“3+6”格局的重要成员,并正以“中国自主品牌”的资格和自主创新的姿态,引人注目地登上国际汽车工业舞台,成为中国轿车走向世界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短短八年,吉利实现了中国汽车界几代人企盼半个世纪而不可得的愿望。但是,这一耀眼的成就,却是在舆论环境苛刻、政策并不优惠、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相当匮乏、物质条件简陋的条件下取得的!
回顾吉利的发展史,任何对中国汽车工业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奇迹;对吉利在打造民族轿车上的执着和艰辛,任何稍有民族情结的人都会肃然起敬。2005年10月,国家科技部召开的“吉利现象研讨会”甚至用这样热情洋溢的语言评价吉利: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想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像吉利一样的灵魂,不能没有像吉利一样的脊梁!
那么,中国汽车界的这一“脊梁”是如何挺立起来的呢?
剥下轿车的“贵族”外衣
1997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走进临海城东一片荒草没膝的田野,开始了他的造车之梦。次年8月,当第一辆吉利轿车在欢庆的鞭炮声中从流水线上开出时,人们在高悬的大红横幅上读出了这样的字句:
“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在此之前的中国,尽管改革开放已多年,但轿车仍然是“市长”“局长”的坐骑、“老板”“老总”的专利,大街上跑的不是“官车”就是“商车”。就在吉利汽车下线的那一年,市场上最便宜的轿车天津夏利的标价是13万元人民币。令人望而生畏、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天价,将轿车供奉在“贵族”的神坛上,让普通老百姓压根儿就不敢动拥有家庭轿车的念头。
分水岭就在一九九八。
由于吉利轿车的问世,披在轿车身上的种种令人目炫的外衣,像神祗身上年久的油漆一样,一片一片地开始剥落。首先是价格,四五万元的吉利轿车一上市,理所当然在中国汽车市场引起极大的轰动。众多合资品牌轿车,即使心犹不甘,也不得不忍声吞气低下“高贵”的头。原来13万元的夏利,此时花四五万元就可以开走,20多万元的桑塔纳,现在也只好插上七八万元的标签。成百万的普通中国家庭,由此圆了轿车梦。
然而,更重要的还不是价格的返朴,而是观念的归真。这个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普通代步工具,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伪尊贵,被李书福无情地横扫在地,还原了它的本相:
——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吗!
——吉利成为中国的丰田不一定是梦,因为我们比丰田当年进入汽车业时好多了!
——我们一定要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外国车走遍全中国!
——总有一天外国人会像烧中国鞋一样砸中国车,因为中国轿车太物美价廉了!
李书福就是用这种貌似狂妄的语言,彻底刷新了人们对轿车的理解,颠覆了中国人对制造轿车的敬畏感。这种刷新和颠覆不亚于是中国轿车界的一次思想解放:
在此之前,弥漫在轿车界的“没有20年时间打造不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中国造不出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中国没必要搞自主品牌汽车”等悲观、猥琐的论调比比皆是,窒息着中国汽车人自主创新的意志。
在此之后,络绎不绝的中国企业家步上吉利的后尘,意气风发地加入自主研发中国品牌轿车的行列,主流舆论开始理直气壮地为中国自主企业鼓与呼,社会各界也向自主企业伸出支持和援助之手。一支可以与外商叫阵、令世界汽车巨头不敢小觑、让国际传媒惊呼“中国车来了”的力量终于在中国大地上形成。
吉利的观念创新,成就了中国汽车界的一场革命。
打造强势的“吉利军团”
李书福嗜“才”如命。
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下大批德馨俱佳的汽车技术人才。这些佼佼者的共同信念,就是期望在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热潮中建功立业。然而蜂涌而入的合资企业,无情地扼杀了精英们证明自身价值的报国热情。
志同则道合。
当立志“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的李书福树起“招贤纳士”的旗帜,“投奔”者如过江之鲫就一点也不奇怪了。短短几年间,吉利旗下英才云集,身怀绝技的专业人才多达900余人。其中有工程院院士2名、外国专家8名、博士数十名、硕士数百名、高级工程师及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数百名。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吉利的决策层、技术管理层、生产制造层等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开始发挥作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逐步形成科技自主创新型的发展模式,很快改变了吉利的面貌:
——短短几年,吉利已经成功研发并投产7款不同的车型,其中美人豹、自由舰已在国内外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代名词。近期投产的还有6款新车型,其中包括曾被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视为“可以作为我国公务车使用”的中级轿车FC-1。
——在开发手段上,吉利已迅速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目前已完全具备了全数模的开发方式,拥有每年开发2-3款新车型的研发能力。
——逐步掌握轿车核心部件研发技术,实现了中国第一台也是迄今中国唯一的自动变速器的设计制造、电子智能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生产、世界领先技术超大升功率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整车设计、匹配、试验、验证技术的全面应用。
如今,吉利已经形成豪情、美日、优利欧、SRV、美人豹、华普、自由舰等七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产品谱,拥有1.0L到1.8L六大系列发动机和JLS160、Z110等七大系列变速器。吉利的销量呈现出
就这样,吉利自主创新的理念,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实现自我的广阔空间;而科研人员则运用这广阔的空间,为吉利汽车打上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印记!
不仅仅是注重“引才”,李书福更注重“育才”。
自1998年至2005年,吉利先后在临海、北京、海南创办了“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浙江吉利技师学院”、“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等大专院校,培养专业的汽车技工、技师和各类汽车人才。2005年,吉利又设立了“未来人才基金”,为吉利未来事业定向培养1000名学习成绩好、创业心强、不怕苦、愿奉献,但家庭贫寒的大学生。
实践证明,这样的决策有多正确!据统计,目前吉利生产线的一线工人,60%出自吉利自己学校的培养,在吉利汽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中,超过四分之一来自吉利的几所大专院校。
李书福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称:根据吉利汽车年产销量200万辆的规划,吉利共需员工近20万。因此,我们计划把吉利在校学生增至10万人,平均每年毕业2-3万人,每年进入吉利工作1-2万人。再经过十年的发展,一个年产销200万辆汽车的吉利集团公司就有了基本的人才保证。
打造如此兵强马壮的“吉利军团”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未来10年,一个世界名牌终将诞生!
只有自主开发方能命运自主
李书福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开发,也就是说主权经济,你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面。”
进入轿车行业后,吉利是怎样把这个“主权”始终紧紧攥在自己手里的呢?
其一,下大力气攻克轿车核心部件研发技术。
李书福提出,吉利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整车技术。为此,吉利投下巨资,建起现代化的汽车研究院,现代化的基础、电气、道路模拟、多功能实验室,现代化的变速箱、发动机厂……其间自然有无数的艰难困阻,这里无庸细述,结果则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79Q发动机下线了,MR479Q系列发动机通过国家鉴定了,电力助力转向系统开发成功了,自主品牌自由舰下线了,376QE发动机生产线建成了,中国第一台自动变速箱问世了……一系列的成功,标志着吉利完全具备了一家自主企业必须拥有的整车造型、车身、底盘、汽车附件、发动机、变速箱、整车电子电器等开发设计能力。
当然,坚持自主开发并不是“从头开始”,更不是“闭门造车”。相反,吉利愈是坚持自主,愈是注重汲取世界先进技术。吉利没有同世界上的任何汽车公司合资,但却同世界上几十家汽车技术及相关专业公司进行着技术合作。这是一种拥有100%自主权的合作,吉利具有充分的话语权。这也正是吉利能在较短时间里迅速赶上国际先进造车水平的“奥秘”所在。
其二。逐步实现零部件全面国产化。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纺织、五金、机械、模具、塑料、橡胶、电子电器、石油化工、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等行业都已经得到迅速的发展。李书福由此认为,将这些行业的相关技术整合在一起,通过技术集成优化,就是一辆中国汽车。
正是通过这种整合,吉利与国内众多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建起了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知识的交流互动,形成了以本土企业为主的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吉利的销量也由此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由1999年的1600辆,跃向1万辆、2万辆、4万辆、8万辆、10万辆直至2005年的15万辆,2006年,集团更把目标锁定在20万辆!这也正是吉利有充分信心“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基本道理所在。
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吉利这一“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的成果灿烂而又辉煌。这份辉煌凝聚在2005年9月法兰克福上空的五星红旗上,也凝聚在2006年1月底特律授予李书福的奖牌上;凝聚在国内外45万吉利车主的笑容里,也凝聚在吉利集团爆发式的持续扩张中。
而在不久的将来,这一辉煌最终也将凝聚在世界汽车工业的核心排名榜上!
这是一定的!(龚晓/文)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