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万州出租车司机之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14:52  21世纪经济报道

  重庆万州出租车司机谢兴强的欣喜只维持了几天。从1月17日到2月16日,他开的出租车利润少有地蹿到3260元,之后,收入又会回到以前的二三百元水平。

  在万州,和谢兴强有着同样烦恼的出租车司机有200多人,他们都是重庆东赢客运发展有限公司万州分公司(以下简称万州东赢公司)出租车的承包经营方。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这些司机们手中的一份“烫手山芋”——出租车租赁经营合同。

  2月20日,谢兴强告诉记者,出租车司机们选出的10个代表正在搜集证据,准备向重庆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合同天平的两端

  谢兴强向记者提供了一份他承包的渝AF3832“出租车经营效果月报表”,其中2005年11月17日至12月16日:总收入9030元,维修支出315元,驾驶员工资支出2400元,向公司缴款5400元,各种规费支出705元,实际利润210元。“如果运气不好,维修费支出过大,亏损是常见的事情。”谢兴强说。

  谢兴强等人于2001年与万州东赢公司签订租赁合同,有效期8年,合同约定租赁方除承担车辆的各种费用,每月要向公司交纳5000至6000元的份钱。

  合同签订同时,承包方还要向租赁方交纳几万元的风险抵押金。他们多为三峡移民和城市下岗工人,当时万州区出租车仅980多辆。

  情况从2005年7月起了变化。四年前的个体出租车经营指标之争(相关报道见本报2004年9月29日《重庆万州出租车主诉讼 经营权指标凸现困局》)有了结果,万州区政府提出“3换1”政策,987个个体出租车经营指标置换为271个指标。

  “出租车数量增加,油汽价格上涨,所有风险都由我们承担,东赢公司收取的租赁费分文未降。”另一出租车承包者郑奎说。

  而今,这些出租车司机彻底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开下去吧,不仅没有盈利甚至还可能亏本,不开吧,按照当时合同的约定,一次性缴纳的租赁费和风险担保金不退还,这9万多元对绝大多数司机来说,是不可承受之损失。

  造成今天这种进退两难局面,很多出租车司机都把原因归结为当初那纸租赁经营合同书。“整整6页的合同,没有商量的余地,更不能更改。”一个司机代表说。

  司机们的代理律师、国浩律师集团上海分所的斯伟江说,在这份格式合同里,不平等条款比比皆是。比如,司机如果逾期10天缴纳月度租赁费,或者连续2次不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学习或者车辆月检,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后24小时内未主动和公司、保险公司联系,没有垫付事故费用的,出租车公司都有权单方提前终止合同,司机缴纳的一切租赁费、履约风险担保金和保证金均不退还。

  “其实这份合同是将所有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都转嫁给了司机,公司只是坐收渔利而已。”斯伟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东赢公司获得出租车专营指标的成本是5万/8年,购买一辆神龙富康车大约9万元左右。相应的,司机却要一次性支付租赁费67000-75000元不等(租赁期满退还,相当于押金),以及风险抵押金15000元,此外,每月还要份钱大约5500元左右。只需一年,东赢公司就能收回成本并且盈利,后面的7年就是净盈利。

  行业之困

  政府把出租车的专营权转让给圈定的5家公司之后,这个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垄断的市场,司机们别无选择。而在当初,引入出租车公司取代原先的个体司机,曾被认为是治理万州出租车市场乱状的一味良药。但现状是,原先被寄予厚望的规范没有出现,而且,由于当初政府转让指标的《协议》非常粗疏,对于东赢公司这样转嫁经营风险等行为没有任约束条款。

  “好比原先政府想引进一条鲶鱼,现在却发现那是一匹狼,在恶狠狠地吞噬司机们的血汗钱,政府却无力赶走这只狼。”斯律师说。

  放眼全国,万州出租车市场并非个别现象。仅2005年,因为出租车经营权问题,银川、武汉、长沙等地都出现争议风波。今年1月8日,杭州7名出租车司机驾车出逃,希望能拿回押金,终止合同……

  出租车作为一种公用事业,在乘客—司机这个消费关系中,原先的监督者——政府退居幕后,而人为地增加了一个中间环节——出租车公司。因为经营权垄断,导致这个行业畸形的生态链。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清理整顿出租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明确:所有城市一律不得新出台出租车经营权有偿出让政策,并且政府对于出租车公司转嫁投资和经营风险等行为,要加大监督力度,限期责令改正,逾期不该的取消经营权,并予以处罚。

  但这个文件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万州区交委运管处客运科科长李军显得很无奈:本事件涉及民事法律关系,作为主管部门,他们的职能与定位,都不便于参与。

  “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政府是在推卸自己的监管责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小君认为,政府引入中间环节后,只需要监督少量的出租车公司,而无须监督数以千计的司机。

  “目前出租车行业这种运行模式是畸形的,整个出租车管理体制需要彻底的改变。”杨小君说。

  杨小君认为,出租车运营指标是一种公共资源,并非一种商品,本身不能带来利润,而是政府的一种政策调节手段,通过这种政策调节获取利润,就不符合公共资源的利用原则。”

  而解决之道也并非没有。“政府在分配指标的时候,不采取圈定5家出租车公司的做法,而是在市场上公开拍卖,让司机们竞购,价高者得。另外对公司与司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制定指导性规范,今天的这一切可能就不会出现。”斯律师认为。(陈欢 吴红缨)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交通安全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