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你凭什么不遵守规则--国人用车之误区所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10:49  汽车与驾驶维修

    发达国家完善的汽车文化绝非一日之功,面对思想观念的滞后喝根深蒂固的陋习,更为脚踏实地的做法是将汽车文化注入到我们的基础教育之中。

  误区一:汽车——身份的象征、实力的象征、特权的象征

  翻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1 004页,汽车词条下有这样的解释:“用内燃机做动力,主要在公路上或马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通常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橡胶轮胎。用来运载人或货物。”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之前,汽车的的确确在充当着这样一个角色,直到汽车成为一种纯粹的商品。

  中国仍旧处在一种转型之下,恰恰是因为她的地广人稠,让这种转型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还将继续持续下去。因此,中国的社会形态也体现出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各种征状。这从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来看就可以一览无遗。自从车市上爆出私营煤炭行业的雇主大批购入豪车之后,揶揄之声就不时地见诸各大报端,这里笔者不想再落井下石,只是想通过这一事例来证明,国人对于汽车的观念还存在着一个误区,而这些误区是与中国这种社会形态的转型过程难脱干系的。有目共睹的是,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具消费能力的富翁,也有着不名一文的穷人,而这两极之间又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汽车,这种昂贵的商品恰恰像一条条无形的分界线,将财富拥有者的等级划分得非常清晰。因此,为了彰显这种等级或者说是地位,人们对于汽车的消费观念就超出了交通工具的范畴,汽车摇身一变成为了标明身份,显示实力的另一张名片。

  步入汽车社会初期的国家最容易走进这种误区,而中国恰恰处在这个时期,一方面这会导致汽车消费的不理性,而另一方面,往往也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是,这容易导致有车族与无车族的纷争。新交法已经实行有一段时间了,当我们依然不会忘记在实行之初它所经历的声势浩大的口水战。在这场战争中,有车族与无车族很明显地分成了两个阵营,各自为自己的权利辩护。北京第一起驾驶员无过错交通肇事案,以驾驶员赔偿全责行人10万元收场。许多有车族都为那位驾驶员鸣不平,北京新交法对行人的过度偏袒让他们无法接受,言语中充满对违章行人的愤恨。在部分有车族充满利己主义的思维中,他们根本分不清一个听话的孩子莽撞地冲到大街上被汽车撞了和一个害怕迟到超速行驶的人遇到车祸,哪一个更值得可怜。

  误区二:交通法规流于形式、法律意识淡漠(基础教育的缺失)

  汽车社会有汽车社会的文明,而汽车文明的核心应该是规则意识。比如红灯停、绿灯行,汽车靠右行驶,行人要走人行横道等等。十几年前的海南省是最先接触汽车的几个省份之一,汽车进入海南后不久,问题就出来了,车辆在马路上横冲直撞,逆行的车辆比比皆是,交通混乱不堪。然而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海南人的现代交通意识也开始逐步建立起来。可见,提高现代出行者的现代交通意识和遵章守规的自觉性,是建立汽车文明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更加开放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今,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正像曾经的海南省,汽车进入不久,而对应的汽车文化还没有在公民心目中扎根,交通法规在多数人眼中只是考取驾照的一个工具而已。对照同时期的发达国家,我们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我们的差距。在发达国家,汽车进入社会的历史已逾百年,因此普通公民对交通法规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如常识一般的层次,就像我国在幼儿园里传授的饭前洗手、早起刷牙一样,交通法规也是他们基础教育中的一项内容。而中国正在进入汽车社会,发展汽车文化,培养汽车文明刻不容缓,做现代出行者,是对每一个中国人的考验。作为汽车驾驶员,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车,礼让三先,不开斗气车,不开霸王车。作为行人和骑自行车者,要树立现代交通意识,同样要遵守交通规则,和汽车驾驶员和谐共处。而作为我们的政府和教育者就要从基础教育上增加汽车文化的内容,将社会引入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

  误区三:公共设施私有化

  有句很令人触目惊心的俗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或许是从人类所固有的求生的本能引申出来的,但放到已经衣食无虞的现代中国社会,恐怕这就不是一种文明的表现了。但不幸的是,在道路交通方面我们却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公共设施私有化的误区。听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来自法国的朋友,在中国驾车变换车道时总会遇到难题。因为当后面人看到他要换车道的时候,他们就故意加速。有一次又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这位法国人干脆把车停到了进入环路的路口,然后下车去问那些超车的人为什么不让他过去,答案很理直气壮:这是他的道,凭什么让你插进去。后来,听这位法国朋友说他很难理解这种思维,集中全国的纳税人的金钱修建的公路怎么可能在某一时段竟成为了某个人的财产,然而在一些路人眼里,这却成为了天经地义。

(编辑:陈红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