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要妖魔化民营汽车企业 强敌环伺中寻生存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 07:59  中国青年报

  几幅8个月前拍摄的力帆520翻车照片,在该车上市之后被放在网上热炒,让力帆掌门人尹明善着实感到不快。尽管力帆发布了援引海南交警部门事故的调查报告,并以“车速近160公里/小时”,“未满1年驾龄”的驾驶员“仅手部擦伤”等现场情况,证明了事故与力帆520质量可靠性并无多大关系,但公众对民营企业的信任感还是发生了动摇;与此同时,网上掀起的有关自主品牌质量可信度的讨论,一些人对自主品牌的不信任感开始加剧,民族主义情结旋即被自主品牌妖魔化的情绪所代替。

  “失去了信任,企业就垮了。民营企业发展会经历很多磨难,我们还需要广大民众更多的支持、宽容和鼓励。”尹明善,这位已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在接受采访时,沮丧之情仍溢于言表。尹明善最惧的,不是苦等准生证的日子,不是一些不明事理的人的中伤,而是人们对民营企业自主品牌的不理解。尹明善自己也承认,在业内有70%的人并不看好力帆轿车,而这次翻车事件的曝光,更加深了人们对力帆未来发展的疑问。于是,针对这一事件,尹明善提出“私设擂台”,希望在同级车型中就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进行对比实验,“大家认为我们技术上有问题,我们就用技术来回答”。

  这句承诺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尹明善对此毫不畏惧的态度,让人们在惊讶之余,同时感到心酸。相比尹明善68岁的高龄,力帆520还在襁褓之中就受到诸多磨难,更让人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状态感到担忧。

  这份誓为力帆沉冤昭雪的决心,让人们加深了对尹明善的好感。一句“打造百年力帆”的誓言,听上去颇有些愚公精神,尽管在一些人眼里,尹明善显得有些顽固与可笑,别的人在他这个年纪可能早就享受天伦之乐去了,而这位老人家却还在为中国20年来都没扶起来的自主品牌而忙活。

  尹明善十分清楚,汽车界20年的合资历程,让中国大地上遍布了洋品牌,全球知名品牌绝大部分都已在中国安家,消费者早就习惯了。相比而言,自主品牌一出世,扮演的就是抄袭者、模仿者的角色,人们看待自主品牌是带着有色眼镜的。在这种现实下,自主品牌只要出现一丁点问题,人们就变得无法容忍;而在汽车制造领域,中国人不太坚定的民族自豪感,也往往会因为自主品牌不太争气而发生动摇。

  中国消费者现在什么世面都见过了,不像五六年前,一有低价车问世就趋之若鹜。如果说几年前消费者对价格的追逐是盲目的,给了民营企业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那么经过这么多年的修炼,消费者的理性消费意识逐渐成熟,新进入的民营企业就没那么好运了。

  在尹明善眼中,国内汽车企业有三种发展模式:一是目前广泛进行的合资模式,但问题是合资没有给国内汽车留下什么技术和品牌积累;二是以吉利为代表的自主造车模式,创业初期绝大多数部件都实现国产化,“其方向正确,但道路曲折”;三是力帆准备走的发展道路,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品牌,同时实现开门造车,充分利用全球的技术和人才。

  事实上,力帆与吉利的最大区别绝对不是开门造车与闭门造车的区别,在尹明善试图与吉利老总李书福划清界限的同时,是否意识到力帆现在的处境比当时的吉利还要困难得多?尹明善认为,力帆“出道”时,整体环境好多了,国家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力度很大,力帆拿到许可证就比他们那时候要容易。但他是否想过,在以吉利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把中国汽车的整体价格拉下来之后,人们对自主品牌已经形成了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自主品牌就意味着廉价,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常年来的优势,但也可能是阻碍其向前发展的最大障碍。

  尹明善承认,作为一款经济型轿车,77777元的力帆520售价的确有些高。既是民营企业,又是自主品牌,这样的价格是很多人不能容忍的。尹明善“汽车论斤卖”的理论并没有在自己的产品上切实执行,消费者也对此颇有怨言。尽管翻车事件经调查后,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力帆520耐撞、皮实的结论,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消费者可以对质量一般的廉价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却不能容忍质量高的车不廉价,尤其这事还是发生在民营企业身上。

  不仅力帆如此,就连吉利,这个连续4年进入中国轿车销售前10位的民营企业,也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除了价格之外,它并没有真正树立起一个独树一帜的形象,随着合资品牌的车开始更合理地节约成本,制定一些针对民营企业的价格策略,它的弱势正变得日渐突出。尽管利润在逐渐降低,生产成本挖掘潜力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一贯以“价格屠夫”形象示人的吉利却不得不坚持自己长期以来的低价策略,而他的竞争对手———那些合资企业,与其成本差距却越来越小。尽管李书福表示,吉利已经到了从“老百姓能买得起的车”向“老百姓能买得起的好车”转变的阶段,但让老百姓认识到后一点显然比认识前一点要难得多。

  尽管民营企业有一个“自主、自立、自强”的宣传卖点,但消费者心中的“信任门槛”,却并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与财大气粗的合资企业相比,人们很容易将“制造能力低下、技术实力不足、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与民营企业挂钩。而一个没有诚信的奥克斯,也为中国的民营企业蒙上了巨大的污点。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人们的固有印象,恐怕需要中国的民营企业共同做更多的努力。

  李书福说得好,“核心技术是用钱买不来的,除非你去兼并一个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可一旦你把它兼并了之后,技术人员可能都跑掉了,核心技术也不一定属于你”。他认为,民营企业没有钱合资,更没有钱兼并别的企业,但却懂得将自主技术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只有壮大自主品牌,才能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获得生存的机会。

  本报记者 王超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