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业将以何种格局演变?这个问题,恐怕没人能回答。至少目前,无论在国内“三大”,还是已经进驻中国的“6+3”跨国汽车巨头,或者四处出击的“浙商”、“徽商”自主汽车企业,都无法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2005年的国内车市,在一片乱战中开始,又在一片乱战中结束。就像2003年的“井喷”、2004年的“低谷”一样,如果一定要给2005年的车市加上一个标签,或许最恰当的只能是“博弈”。
春节前,国家相关部委已将汽车产业列入发展过热行业之一,但地方政府基于增加税收和扩大就业的需要,对汽车企业的依赖却有增无减,二者间该如何平衡?此外,保持合资公司内部50∶50股比,却保证不了中方与外方之间权利的对等分配,二者间谁又能制约谁?民营资本扎堆儿汽车产业,波导“二进宫”、力帆“准生”,民企造车是冲动还是理性?《汽车品牌管理实施办法》落地,有人欢喜有人愁,销售渠道变得畅通还是更加混乱了?又是“压库”营销又是“饥饿“营销,价格战涨涨落落无定式,买家卖家哪个更精明?
这些疑问还未有确切答案,2006年的汽车市场已整装上马,汽车产业的博弈游戏还要继续下去。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汽车市场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03年全国共销售汽车439.08万辆,同比增长34.21%,其中轿车共销售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28%;2004年累计销售达到507.11万辆,同比增长15.50%,其中轿车累计销售232.65万辆,同比增长15.17%。到了2005年,汽车市场累计产销570.77万辆和575.82辆,同比分别增长12.56%和13.54%,其中乘用车产销393.07万辆和397.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3%和21.40%。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汽车市场增量从2003年的波峰跌至谷底后,去年又重新反弹回升。众多业内人士认为,20%左右的增幅对国内汽车业来说是一个适中的速度,并且预测在今后几年内,增速也很有可能保持这个频率。从企业的情况来看,2005年乘用车销售排名前十位的厂家,虽然市场份额增减不均,但销量统计表上则都是整齐划一的上升曲线,占据国内全年汽车销量的70%以上,国内汽车市场也随之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排名究竟是第二还是第三暂且不论,有了这个基数,至少能证明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没押错宝,中小民营汽车企业“取一瓢饮”仍能如愿,各家汽车企业的老总理应弹冠相庆,然而汽车产业整体利润的直线下降,则如兜头一盆冷水,让汽车市场的赞歌声戛然而止。
根据国家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1~11月,全国汽车行业6222家企业累计利税总额为980.22亿元,同比下降12.62%,下降总额为141.6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62.56亿元,同比下降29.79%,下降额为196.25亿元。2005年前11个月,14家国家重点汽车企业中,9家企业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4家企业利润与2004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出现增长的仅有江淮汽车1家企业。
剪断定时炸弹上的红线还是蓝线,是好莱坞电影中频频出现的情节。选择销量还是利润,2006年汽车产业大戏最激烈的冲突或许就藏于此处。2005年在中国市场最悲情的企业莫过于大众集团,叱咤中国车坛二十余载,竟然一朝也虎落平阳。
2005年底,大众市场份额跌至17.3%,其旗下两家合资公司甚至亏损额一度达到1700万欧元,至今仍有大量库存未能消化干净。除了去年年底上市的新帕萨特领驭外,新车型后续乏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一汽大众2006年投产的速腾被寄予厚望,该款车为目前宝来的换代车型,预计价格将在18万~20万元区间,还未上市便已好评如潮。毫无疑问,速腾将是今年大众集团扩大市场份额的急先锋,加上明年在另一个合作伙伴上海大众生产的斯柯达系列,大众集团的市场份额保卫战已初露端倪。对于大众汽车来说,在中国市场更大的困难是利润锐减,“奥林匹克计划”有望压缩40%的生产成本,但落实并非易事。“下坡容易上坡难”这句中国老话,不知新上任的大众中国总裁范安德先生是否已经有所体会。
另一家老牌企业神龙公司也与大众的情况有几分类似。除307外,在市场上打拼的仍然是富康、爱丽舍等老面孔。2005年神龙公司宣布全年销售14.1万辆,业绩喜人,但还未从亏损的阴影中走出来。PSA驻中国首席代表博毅表示,神龙公司2005年亏损状况有所好转,“将不会超过4亿元”,可见神龙背负的压力依然不轻。其实神龙的利润萎缩不难理解,几年前,一辆富康的售价在10余万元,而如今已降至7万余元,赛纳、毕加索等车型又日渐边缘化,难以承担冲量的重任。在此前提下,“全球投放,中国首发”的凯旋中级车已经绑在了神龙公司的战车上。凯旋被神龙公司寄予厚望,希望能重塑雪铁龙的品牌形象。
此外,在全球市场上风头正旺的丰田也加快了角逐中国市场的步伐。去年一汽丰田锐志“悄悄地进村”,点燃了中级车市场价格战的导火索,今年凯美瑞作为广汽丰田的第一款产品,自然毕其功于一役,有丰田得意的“成本控制”做后盾,凯美瑞的竞争力不容小觑。
2006年值得关注的新车型还有上海通用的乐风、东风本田的思域,以及北京现代的雅绅特。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战场,基于2005年中国车市的良好业绩,跨国汽车公司正匆忙把压箱底的主力车型逐一推上前台。在这些新产品中,蕴含了厂家对利润、销量这两线目标的期望。红色的,还是蓝色的,要尽快选择,谁能够先在红、蓝两线中找到平衡,谁就能先看到十年后国内汽车产业的格局。
刘鹏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