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的大批量出口在使海外企业深感压力的同时,也令国内企业深刻反思。
新年伊始,吉利便斥资千万元参加底特律车展,吹响了2006年中国汽车出口的号角。回首2005年,中国汽车工业再次取得不俗业绩,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汽车贸易的首次出口超越进口。
统计表明,去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13.5万辆,而同期进口总量为12.8万辆;出口总额达120亿元,而同期进口总额为80亿元。汽车贸易的可喜成绩,犹如一轮明月高悬于中国汽车工业的上空,令汽车出口的前景看起来很美。在众多汽车厂商举头望明月之时,又有多少人会低头思索漫漫前行路上的荆棘呢?事实上,漂亮的顺差数字后面存在着不少隐忧。
笔者注意到,目前国内汽车企业的出口大多数由国外代理商负责销售。为提高自己的利润率,国外代销商往往迫使国内企业降低整车和零配件的价格。一位国外经销商就曾找到国内一家汽车企业,主动提出做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代理。但这位国外经销商提出的条件是,国内的这家汽车企业要先帮他在中国银行办理贷款,他再利用贷款把国产汽车出口到美国。事实上,国外经销商这种“本末倒置”的经销方式,完全是抓住了国内一些企业急于出口的心理,将自己的风险降低到最小,而国内企业却要承担双重责任和风险。建立在外方销售网络基础上的出口,其实是非常脆弱的。
同时,大多数国内汽车企业目前并无清晰的海外销售战略,难免布局散乱。通常的做法是在这个国家出口两三千辆,又在那个国家出口两三千辆。虽然短时期内可以通过这种做法把总量做上去,但很难长久维持,更不用说不断增长了。因为汽车的使用是离不开维修等相关售后服务的,但布局散乱必然导致相应的售后服务网络的缺失。售后服务的缺失所带来的高额维修成本,在长期必然导致出口的下降。而一开始就把品牌形象给做坏了,信誉也就没了,再想做好出口,其成本将是非常高昂的。
此外,笔者还注意到,国内汽车企业所亮出的进军海外的旗帜未免过于鲜明。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就曾放言:“温州打火机让全世界打火机厂关门了,我们要像卖温州打火机一样,让吉利车走向全世界。”而陆风遭遇“碰撞门”、奇瑞进军美国放缓、吉利在马来西亚遇埋伏等一系列事件,均表明海外市场正在认真对待中国汽车的挑战,而且重视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中国汽车当前所实际具备的实力。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决定了竞争对手间将在合理的范围内为了打击对手而无所不用。可以预见,中国汽车今后出口海外市场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遭到狙击。
第一, 技术认证是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的第一道障碍。目前,中国的汽车认证标准不被国外承认,而且,国际上的认证标准繁多,不同的国家执行不同的标准,并且随着市场发展不断变化提高,使中国的汽车出口受到极大阻碍。不同国家不同标准不同车型的重新认证对中国企业来说难度比较大,不仅手续繁复,而且耽误时间太长,投入和牵涉的精力太多。此外,民族保护主义的技术壁垒也加大了国内汽车企业的认证难度。
第二, 中国汽车出口面临外资在国内外所设立的知识产权壁垒。目前,跨国汽车巨头们,在中国汽车企业前进的道路上悄然砌起了一道由数千条专利组成的知识产权壁垒。据不完全统计,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申请专利数达6802项,占全部国内外汽车企业在中国申请专利数的87.35%,而且这道壁垒还在越垒越高,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优势布防。此外,发达国家市场也早已被各大巨头用专利网构筑起来。中国汽车业面临的专利围攻,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瓶颈。同时,专利诉讼也将成为外资的强大竞争工具,一旦中国汽车大规模出口,知识产权方面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第三, 海外市场会利用“非市场经济条款”对中国汽车进行反倾销。根据《中国入世协定书》第15条,在2013年之前,WTO成员方可以在中国没有被认定为市场经济的领域,不采用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而选用第三国价格(即替代国价格)来计算中国反倾销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即所谓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中国汽车业将来很可能面临反倾销问题。事实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很担心中国过于便宜的汽车将来会大举出口到其市场,进而对其汽车工业产生冲击,因此不承认中国汽车工业是完全市场经济领域,这样就可以利用“非市场经济条款”,对中国汽车进行反倾销。可见,中国在海外市场未来就汽车贸易肯定少不了摩擦。
笔者认为,汽车贸易目前取得的成绩表明,经过多年积累,中国汽车工业已初步具备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已经取得长期向好发展的起点。然而大规模进入海外市场还有一些困难,需要更多时间来提高中国汽车的国际竞争力。
事实上,即使是像日本这样早期进入海外市场的国家,也有三分之二的企业预计在对海外市场平均投资了20年的基础上,还需要10年左右时间才能达到竞争规模。换言之,形成在地方上具有竞争性规模的投资周期可能超过30年!以韩国现代汽车的例子来看,从现代1978年开始进入海外市场,差不多也经过了25年左右的时间才开始在全球范围形成竞争规模——其全球出口量超过30万辆用了8年,超过50万辆用了18年。因此,在开拓海外市场这方面,国内的汽车企业一定要有长期作战的打算,切忌浮燥。无论是建立品牌形象还是建立全球营销服务体系,无论是修正自身的诸多缺点还是克服海外市场的各种障碍,这些都需要时间。(邵鹤令)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