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去海参崴作边境游很方便。我们乘坐大巴进入海参崴时,已是山衔寒月、灯暖万家的夜晚。整个城市白雪掩映,银装素裹,显得静逸而安谧。大街上的商店大都已关门,偶尔有一些霓虹灯还在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彩,似乎给远方来客一点异域的温情和旅途的抚慰。
海参崴又名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边城,于1860年建成。我最早知道海参崴这个名称,与十二月党人反对沙皇专制暴政而被流放的传说相关。如今穿越茫茫林海雪原来到这山城雪国,并不是为了触摸这苦涩冷寂的历史记忆,而是为了感受一下今日海参崴的现实风情。
翌日雪后放晴,明丽的朝阳辉映着厚厚的积雪,泛出白净的晶莹之色,把那些显得有些陈旧的楼房映衬得富有沧桑感。这些老房子大都三四层楼高,结构造型颇为气派,墙体大都有装饰性的美化,显出俄罗斯建筑的艺术底蕴。走进沿街商店内,只觉整洁美观,琳琅满目,只是价格要比国内贵些。年轻漂亮的女营业员并不主动热情地招徕,购物氛围比较松弛。而当我们在历史较久的古姆店购买俄国特产五色套娃和巧克力时,导游娜佳却像个售货员,用一口流利的中文介绍着。
中午时分,我们登上海参崴最高观景台,俯看眼前的金角湾。这是远东著名的不冻港,尽管陆地上冰雪覆盖,但海面上依然微波荡漾,形成一派雪映蓝海、湾拥冰城的北海奇观。鸟瞰整座城市,鳞次栉比的居民楼依山傍海而建,层层叠叠,逐级而上,壮观恢宏,好似山城重庆。观景台后便是远东工学院,三三两两的男女大学生进进出出。海参崴也是远东闻名的大学城,各大学都没有围墙,而且分散在市区各处。现在各大学开设的汉语专业很红火,连小学也教汉语。我们在观光时,常有身背书包的小朋友主动和我们打招呼:“你好。”“欢迎光临。”
海参崴遍布各种中餐馆,尤以东北人开的为多,其中也有几家较为高档的上海饭店。在一家东北饭馆午餐后,便前往功勋潜水艇参观。在一座军港的旁边,一艘巨大的潜水艇展现在我们面前。从一个小小的圆形舱门进入,前部是战绩史介绍,这艘英雄潜艇在二战中共击沉140多艘纳粹舰船,中间作战指挥室,最后是鱼雷发射舱。一位俄罗斯老太站在艇尾,手拿俄式军服供游人拍照,收取50卢布。昔日的炮火硝烟,已化作留影者的笑脸。
尽管北京时间仅仅是下午两点多,但海参崴已是四点多了,大街上出现了熙熙攘攘的下班人群。他们有的驾着私家车,大都是从日本买的二手车,有的则在等巴士或有轨电车。“当、当、当”的有轨电车从我身边擦过时,唤起了我儿时在上海乘有轨电车的美好回忆。
最后的游程是参观海参崴老火车站。这个俄罗斯建筑风格的百年火车站,是当时远东最大的,至今看来依然相当的气派豪华,典雅富丽,装饰用了些巴洛克手法,远看像一座宫殿。火车站对面就是列宁广场,这位十月革命的领袖依然站在那里作着永恒的演讲。无数的和平鸽在雪地上悠闲地嬉戏,留下清晰的雪泥鸿爪。海天一色处,玫瑰红的夕阳似在依依不舍地吻别海参崴。文/王琪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