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门外车谭:“限小”解禁日 小车当自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11:21  新浪汽车

  大力度地由中央政府推动轿车“限小”解禁,很有一点“横刀立马、力挽狂澜”的气魄。新年伊始,被人们称为“限小”解禁的六部委文件经国务院批准下发。文中明确提出不得以各种理由限制小排量车,并提出3月底为各地清理解禁的最后时限。

  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鼓励和优待小排量轿车几乎是与轿车开始进入百姓消费同步的,只有鼓励小排量车购买、使用、停放的优惠,从来没有“限小”的规定。今天在欧洲,排量1.3升以下的小排量车占到轿车总量的60%。

  中国的轿车业建立于“官车”时代,宽大气派是车型选择的基本标准,上海大众引进帕萨特,本来就是中级车,有关部门审批,还要求加长10厘米才能过关。在这种导向下,中国汽车业多年来力推大排量、大体量的轿车,并且形成一种追求排场、攀比车型尺度的奢靡消费时尚。一些城市限制小排量车上牌上路的规定也竟而相继出台。

  坦率说,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等六部委解禁“限小”的文件出台已经有些滞后。鼓励小排量车,曾经两度写进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但是许多城市的市政部门视若无睹,“限小”反而有蔓延之势。今天,能源短缺、环境压力越来越严重地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目标背道而驰的“限小”到了必须根治的时候了。

  许多地方在“限小”的道路上走了多年,一旦解禁,放开小排量车的闸门,维持城市交通的科学管理,缓解必然加剧的拥堵,压力和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比起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国策,各地取消“限小”带来的压力终究能够扛过去,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当然,限小解禁也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坚持国家的技术要求审核小排量车的放行资格。事关老百姓的身家性命,事关本来就十分脆弱的城市交通通畅,一定要慎之又慎。

  限小解禁,除了让更多老百姓可以提前圆梦,开上物美价廉的小排量车,获得平等的上路权力。而另一个最直接的获益者就是小排量轿车的生产厂家。限小解禁,产品扩大销路,终于迎来大把赚钱的艳阳天。

  然而必须清醒的看到,比起欧洲主流的小排量车,中国此小排量,非彼小排量。欧洲小排量车除了尺寸、发动机排量比中高级车小,发动机的升功率,尾气排放、提速、操控、内饰、配置一点都不差;尤其欧洲车速快,冰雪湿滑天气多,对小排量的安全要求格外高。主流企业在小排量车使尽气力,德国大众本来就是小排量起家;法国标致雪铁龙丰田还共同开发出同一微型车底盘,1007、C1和YAGO分属三个品牌,外型可人,性能一流。即使豪华品牌也在小排量车领域大显身手。奔驰的A级车、宝马的1系和MINI都成为小型车的精品。

  然而中国的小排量车,尤其是微型平头厢式车由于多年来被压制,大都是十多年前日本的旧车型,发动机的升功率也不高。虽然近年了不断改进,与先进车型比,差距巨大。可喜的是,对于此次限小解禁,有眼光的小排量车生产厂已经提早应对,主动更新换代。自主品牌长安天津一汽吉利奇瑞松花江等小排量车的主流企业,已经或即将推出奥拓夏利等小排量车型的换代产品,在吉利、奇瑞,已经开发出升功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小排量发动机。

  六部委文件的全称是《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限小解禁是手段,调整轿车产品结构,鼓励自主创新,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是目的,当机会来到面前,中国的小型车企业更当自胜自强。尤其在小型车领域,自主品牌是比起合资企业、进口车有明显成本优势,因此抓住机遇,迅速提升国产小排量车的节能、环保和高技术水平,满足市场需求,进而进军国际市场,已是当务之急。

  李安定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