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观察报:奇瑞20万辆销量背后的光荣与冒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7日 14:41  经济观察报

  20万辆:自主品牌的光荣与冒险

  亨利·福特在100年前说过:“生活不是定位,而是旅行。即使是感到自己已经‘安定’的人也并没有‘安定’--他可能正在退步。”

  福特为世界“装上了轮子”,并因此赢得了百年的辉煌。20多年来,尹同耀一样可以选择安定,但他显然也选择了旅行。

  尹同耀的旅行

  当年轻的尹同耀1980年离家去上大学的时候,他和多数的中国人一样还没有坐过轿车。他曾抱怨那时顶尖的毕业生都被分配到卡车工厂上班,因为中国还不存在轿车市场。

  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大学毕业生,平时并不显得出类拔萃的尹同耀在东北找到了第一个工作:一汽红旗轿车厂的工艺员,后来则参与了一汽大众的组建。

  这段岁月的背景是,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国际汽车“6+3”巨头相继以合资的身份跑马圈地,合资产品始终占据着主导。

  2005年,尹参与创建并领导的地方股份制企业奇瑞汽车,于上周公布的全年销量已经接近20万辆(18.8万台),比2004年翻了一番。

  预计中国乘用车市场总销量将突破320万辆,接近20万则已经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迄今为止卖得最好的一个数字,它已赶上甚至超过一些合资工厂的产量,事实上“20万辆俱乐部”的成员目前仍没有超过5家。

  普华永道的一份报告曾认为,未来数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会显著扩大。我们可以相信,位于安徽芜湖的这家曾被忽视的工厂生产的价格从3万到10多万人民币不等的廉价轿车,将更多地出现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大小城市,而且速度逐渐加快。

  “自主品牌”情绪

  当世界继续听着2005年红色中国经济引擎发出的轰鸣时,人们期待盛大的一幕出现在被外资包围、裹足不前的中国汽车业上,“自主品牌”再次煽动了人们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会随着自主品牌份额的扩大而持续走强。

  作为一次爱国情结的宣泄,人们在上周通过投票将尹同耀选为2005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而不再是那些领导着数量庞大的合资工厂的三大汽车集团的领袖们。

  事实上,人们已习惯于将历史悠久的“三大”放在自主品牌的对立面,尽管后者已开始改进。

  宣称“耐得住寂寞二十年”的竺延风正试图领导一汽走出合资的围城,红旗品牌仍继续准备着皇帝的新衣——今年上市的红旗HQ3在丰田皇冠Magesta平台上打造,而B级车301的底盘同样来自于马自达6,他们的关键零部件仍须向日方采购。

  在合资公司庞大业绩的支撑下,自主品牌只是一汽完成政治任务的一个要素,在业内看来一汽在体制上更像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机关。

  相比之下,和日产全盘合资的东风已只剩下了商用车的自主品牌,戈恩的雷诺-日产联盟不需要在中国市场有第三张大众车品牌,坚持技术引进将是日产在华乘用车的基调。

  三大集团中发展自主品牌最有希望的应该是上汽,但时间表依然靠后。参股通用大宇、控股了双龙,并购买了罗孚部分核心资产的上汽,其自主品牌最快也只能在2007年出车,而2010年是其完成5万辆的底线。

  冒险能否完美

  对比之下,年轻的奇瑞足以赢得尊敬。

  1995年诞生的奇瑞汽车迄今已拥有5款自主研发车型、3大系列ACTECO发动机及首台自主研发的CVT变速箱,拥有科技部挂牌的惟一一家国家级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QQ单一车型年销量突破10万大关,在经济型轿车销量排名中位居第一;海外市场方面,奇瑞全年出口轿车18000余辆,位居全国第一。J.D.POWER的报告则显示,2005年奇瑞公司的售后服务用户满意度指数增幅也位列行业前三名。

  尹同耀和他的管理团队的魅力也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公司,奇瑞雇员的平均年龄为24.5岁,包括国内合资工厂的高管、技术海归、国外汽车公司的退休高管以及年轻大学生。

  放弃了广州本田而将就业协议书抛给了奇瑞的应届毕业生C先生说:“我能感受到自己在创造历史。我喜欢它不是一家合资企业,它完全属于中国人。”他今后每月的工资不到1800元,而且要住在四个人的宿舍里。

  尽管奇瑞看起来挺不错,但是它的很多“习惯性”冒险并不见得完美。

  去年年初,美国梦幻汽车宣布计划到2007年把25万辆奇瑞汽车卖到美国,但最新消息说,由于这家合作伙伴公司未能支付2亿美元现金,并与奇瑞共同组建面向美国市场的合资公司,奇瑞汽车出口美国事宜要暂缓至2008年。

  此外,奇瑞目前的利润率能将这样超常规的研发速度支撑多久,“符号”式的18台自主发动机需要多少车型以及产能去匹配,这一切最终还要回到市场化的轨道上来。

  但这并不妨碍说尹同耀是代表中国汽车未来的标本式人物,而20万辆则将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新坐标。(记者 王亮)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