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6年车市将往何处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 14:56  财富时报

  2005年已经过去,总结一下这一年来的汽车市场,虽然没有2003年及2004年的大起大落,表面看似平淡,却也依然精彩着。2005年汽车价格的下降幅度是从1999年到现在,历年中最低的一年。然而销售情况却好于2004年很多,可以说,2005年车市没有像2004年那样混乱,而是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局面。

  在经历了2004年的低迷、2005年的调整之后,许多人都在期待2006年车市能有一个新崛起,因为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所面临的政策和环境总体向好,我国将兑现“入世”后对汽车行业的承诺,7月整车关税降至25%,零部件平均关税降到10%,取消外资进入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限制,外资进入汽车分销服务,汽车分期付款和融资租赁等,这些都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市场的规范发展。但是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希望汽车市场同国家经济发展一样,能平稳运行,汽车需要有个比较稳定的增长。

  对于2006年,是个充满太多未知的年份,也有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要中国车市来面对。我们希望2006年对于中国车市是个丰收年。

  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可以用“微妙”一词来形容:虽然没有2004年那样的哀鸿遍野,但也没有再现2003年的辉煌。新车扎堆上市、价格战一触即发、各项政策纷纷出台……市场似乎走到十字路口,处于深刻调整和蜕变之中。2006年,随着汽车关税的再次下调,生产过剩的进一步加剧,新车型的逐步增多等原因,汽车行业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那么2006年车市到底将走向何方呢?看看去年的盘点,听听专家的说法,或许能让你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

  经销商面临大洗牌

  在经过了2003年的“井喷”和2004年的低谷之后,中国车市在2005年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自车市兴盛的2003年始,众多资金潮水般涌入汽车销售市场,有点儿资本的就都投资卖汽车,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完全逆转。车市不景气、厂家转嫁库存、消费者持币待购、购车贷款难等种种压力,最后都成为汽车销售商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而这一系列的难题目前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终于,有部分汽车经销商扛不住了,他们选择转让经营权、转换其他品牌或将店盘让给其他经销商。种种迹象表明,在2006年,随着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以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一场汽车业的大洗牌即将到来。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被洗的第一张牌就是各种压力和矛盾集中的4S店经销商。

  “到年底,北京的4S店必然有一次彻底洗牌,平均每个品牌都会有2到3家倒闭或转让。”一位品牌4S店老总告诉记者。事实的确如这位老总所言,如今许多4S店的生存已面临僵局。早在1997年到1998年,作为一种刚刚兴起的营销模式4S店,因为造价昂贵而饱受争议。到2003年,各大汽车品牌专卖店更是层出不穷,北京现代准备建造100多家4S店的计划一出,报名竞标者达到了2300多家。但是,投资者们仅仅几个月后都失望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因为建立4S店的经销商大部分都是贷款建店,所以,他们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还贷。他们的利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销售所得的利润;二是厂家的返点。目前汽车销售利润随着降价日趋下滑,而维修服务的利润也不可能全部落到自己头上。因为一个区域市场内有着多家相同品牌的经销商,所以买车和修车并不是由同一个4S店来承担,这样就无法保证每个4S店都有充足的维修率,这些利润被一一摊薄了。

  库存压力也是悬在许多4S店头上的一把利剑。据有关专家估计,今年的库存应该在20万辆左右,属于正常周转。但是北京一位汽车行业资深销售人员认为:库存的统计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厂家提供给工业协会所谓的库存量是产量减本月的出车量,更直接地说,是产量减厂家的销售部门出车的票据数量。但是对整个市场而言,库存量绝对不止厂家公布的数字。因为每个经销商手里的存货并没有被统计进去。“经销商就是厂家的‘蓄水池’,厂家一有压力,就往这里排水。现在几乎所有的池子都满了!”许多经销商对此颇多抱怨。

  除了4S店经销商外,面临被洗危机的还有那些只拥有轿车销售资格而没有厂家品牌代理资格的经销商。随着《汽车品牌专卖管理办法》于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无品牌代理权的经销商的前途难卜。《管理办法》要求汽车经营主体必须具备品牌代理权和经营权,而不仅仅是具有销售机动车辆的资格,此外还要求每个品牌的代理企业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也就是经营一个品牌就要注册一家公司,并要有相应的法人代表,这意味着在大卖场中占80%的、只拥有轿车销售资格而没有厂家品牌代理资格的经销商可能集体出局。

  汽车价格相对稳定

  日前,新华社研究员孙木子表示,预计未来3年内,国产乘用车年均降幅将达10%。网上车市总监华雪指出,由于2006年经济增长不会有大的变化,汽车消费政策也难有大的变化,2006年的需求也不会出现大的起伏,厂家将竭力控制价格的变化,因此国产车价格的降幅不会非常大。

  纵观2005年的中国车市不难发现,更多B级车以A级车的价格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既是小型车主导市场的表现,也是中高档车价格激战的前奏。从2005年前10个月的统计来看,1-1.6升的普通轿车在不断刷新市场份额的纪录,而1.6-2.5升的中高级轿车市场份额却不断下降。在这一压力下,更多B级轿车将降到A级车的价位,以保住自身的市场并进而侵占A级车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内轿车产量的迅速增长,未来中国轿车市场将呈现竞争更加激烈的局面。专家认为,只有几款车争夺中高级轿车市场份额的局面将在2006年结束,随着更多车型进入中高级车领域,更加激烈的价格竞争不可避免,因此中高档车会有一定的降价空间。另一方面,经济型车在2006年会大行其道,由于其利润空间小,降价幅度不会很明显,而随着国家鼓励经济型车发展的政策以及各项相关技术指标的出台,经济型车的性能和质量有望在2006年得到大的提升。

  随着2006年7月关税再下调5%的预期,中国汽车关税将在2006年7月1日统一下降到25%,由于进口车配额壁垒已消失,“落地完税”政策以及品牌管理办法的全面实施,国内进口车经销商正在经历一场淘汰战。国家一系列政策加大了进口车经营成本,目前大部分经销商的流动资金都要增加6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一两百万元的小进口车商将出局,有实力的经销商将主导市场。同时由于2006年进口汽车供给数量有望增加,进口车经销商经营成本及风险加大,价格也将出现一定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并不会太大。

  行业竞争转入售后领域

  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完善,油价的不断提高,车型的推陈出新,消费者也逐步走向成熟理性,经销商惯用的降价促销的手段如今已慢慢失去吸引力,不再像以前那样奏效了。在此情况下,2006年的销售策略如何实施应该成为经销商深思的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2006年,汽车行业的竞争点将不在价格方面,在应该放在后市场上,当降价已失去效力之后,经销商只能在服务上下功夫,打好服务牌才能赢得市场。贾新光进一步指出,如今的用车成本越来越高,服务费用也是居高不下,买得起车用不起车是老百姓的普遍反映。2005年年底荣登单品销量冠军宝座的是夏利,这说明一个问题:夏利的后续消费相对于其他车型有很大的优势,较少的油耗、便宜的配件使其在消费者中得到了认可。捷达为什么那么多年来从未大规模降过价?因为它维修便宜。因此下一步我们要注意,不要空谈品牌。现在业界的趋势是走向学院派了,把品牌谈得太深入了,我们应该来点儿实实在在的。比如现在配件降价的空间很大,像夏利的保险杠是100多元,而帕萨特的保险杠几乎是它的10倍,那么最终谁是赢家呢?我们看销量就知道了,因为消费者已经作出了选择。

  北亚车市商务信息中心副部长且小钢表示,明年车市的竞争其实就是营销的竞争,汽车厂家具备良好的营销队伍和先进的营销手段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北京市场协会副秘书长吴刚也认为,2006年里,服务将比降价更能留住利润。吴刚说,2006年,政府宏观政策会对车市带来影响,特别是在金融方面,人民币升值问题可能导致汽车市场的变化,甚至进一步波及对外出口、对内进口。就现在的汽车市场来说,从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来讲,应该更注重的是服务,因为服务能够把客户留下,光凭降价,是吸引不来忠诚于这个品牌的用户的,如果厂商能够注重服务,留住消费者才能最终留住利润。

  关键词

  自主品牌“走高端”

  长期以来,自主品牌大多致力于经济型轿车市场,而中高端市场则大都被外国品牌的进口或合资产品所占据。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中高端车市场中存在着对自主品牌产品的强烈需求。

  我国的自主品牌轿车虽然在低端市场走势良好,但是要想获得丰厚利润、走上更快的发展道路,就必须涉足并逐步占领中高端产品领域。

  自2005年开始,自主品牌企业先后开始瞄准中高端市场,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哈飞、比亚迪华普奇瑞等自主品牌纷纷瞄准中级车市场推出了哈飞赛豹、比亚迪F3上海华普海域305、海尚305、奇瑞东方之子等车型,而其价格要都比花冠凯越伊兰特这些合资品牌的中级车实惠了不少。

  在自主品牌涉足中高端市场的风潮中,吉利集团绝对称得上“领头羊”。随着吉利自由舰的顺利下线与投放市场,有关一家民营汽车制造公司能否独自造出中高档车的疑问均不攻自破,更给了业界与市场一大惊喜。这也反映出自主品牌企业的另一种发展道路:以自主研发为核心,高举着自主品牌的大旗,不断的技术创新,先定位为做低端市场,从最简单的技术着手,做强经济型轿车,然后再进入中级轿车市场,做好做大国内市场以后,再进入国际市场,迅速积累自己的研发能力和投入。

  关键词

  合资品牌“低下头”

  与自主品牌“走高”相映成趣的是,许多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企业却纷纷放低了姿态,开始涉足中低端市场。日前有关机构发布的题为《民族汽车品牌生存环境研究》的报告指出:合资品牌正在加快进入中低端细分市场,与民族品牌在同一细分市场竞争。

  自从外国品牌汽车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都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在中国市场“闲庭信步”,这种对低端市场的忽视,让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有了发展的余地;也恰恰是在此时能源危机的现实降临于世,才猛然发现经济型车的普遍缺乏,让他们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他们也不得不开始重视起中低端市场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已经意识到,要想在中国市场继续站稳脚跟,就必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先前的“高定位”。在这方面,别克汽车应该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别克汽车刚进入中国时推出的产品是别克君威,定位于高端市场,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市场认知和品牌构建的过程之后,别克又推出了其后续产品赛欧,赛欧的目标则是直指中低端市场,由于前期的市场准备工作比较完善到位,所以赛欧在进入市场后反响不俗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从目前的形势看来,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在2006年将面临一场更激烈的挑战赛,如今竞赛的序幕已经拉开,至于谁将成为2006年的最后赢家,我们只能交给市场去评判了。

  关键词

  小排量走俏2006

  2005年,夏利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这折射出整个行业和消费者对于经济型车发展的渴望。而在刚结束不久的广州车展上,各大厂家以发布经济型轿车为主的战略勾勒出了2006年中国车业的产品分布态势,而他们公布的明年生产计划也让人深刻体会到小型车时代的临近。

  近日,国家有关政府官员已明确表示,国家鼓励经济型汽车的政策将很快出台。此次政府官员所透露的信息打破以往的各种猜测,对经济型车的一些技术参数有了具体的描述,可以说,这次公布出的标准,基本确定了今后国产经济型车的发展方向,而一旦政策正式发布,国产经济型车将产生巨大变化。

  众所周知,小型车或者微型车是经济型车的代名词。目前,国内80多个城市都有对经济型车限制行驶的地方规定,其中不乏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这些限制显然与国家即将出台的鼓励政策相抵触,到那时,鼓励政策能否有效地实施仍是一个很大的悬念。

  经济型车的鼓励政策也将改变人们的购车观念。部分消费者一直对经济型轿车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汽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车身长、外形大的车开出去才有面子。这种观念将随着国家鼓励经济型车政策的出台而转变。

  随着鼓励经济型车政策的出台,一些技术不先进的经济型车也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此次公布的经济型车的标准中,升功率的参数颇引人注意,确定这个数据,意味着将有很多现在市场销售的车型不能得到优惠政策,很可能被淘汰出市场。有些车尽管符合国家汽车生产的标准,可以列进生产公告中,但技术不符合鼓励政策中经济型车技术指标,尽管可以生产,但不享受优惠政策,其在市场的竞争力会下降,等于被封杀了。显然,国家鼓励政策的出台将改变我国经济型车落后的现状,将经济型车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上。(谢再红)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