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家车数量迅速膨胀的今天,“国民车”这一概念也随之浮出水面。
“什么叫国民车?”在采访过程中,总有人这样反问。“国民车就是老百姓的车。”吉利汽车新闻发言人张小东回答的简单明了。
百姓心中的国民车
上周末,记者在中关村的一个停车场附近随机采访了几位车主和路人。
“价格要便宜,大多数人都能接受。性价也比要高,总不能为了省钱而不考虑质量吧。”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很多同事都是有车一族,但大部分都是10万元以下的车,“再贵点儿的车就买不起了。”
“既然叫国民车,当然应该是国产车。就算奔驰再便宜,卖的再好,那也是人家德国的车,不是中国的车。如果我选的话,我就选择红旗、夏利之类的,这样的车才有资格叫国民车。”大三学生小李一脸坚定地说。
“我觉得国民车就是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比如说油耗要低,适合中国的路况,最重要的是,价格要合理。”翁女士这样对记者说。
在十几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当中,记者发现有4/5的人愿意谈自己对国民车的理解,并表示支持自主品牌和性价比高的车成为国民车。还有一部分人则对国民车的话题不感兴趣。车主许先生认为,以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谈国民车为时尚早。张先生则对记者说:“我理解的国民车就是大众车,这几年的确有很多人买了私家车,但这部分人仍然是少数的,哪能像冰箱彩电一样家家都有。”
随后,记者又在论坛上发帖讨论国民车,有一位网友回复说:“老百姓买得起也用得起的车,除了燃料外,也需考虑配件、维修、保养等,现在很多车也许价格不高,但三天两头小毛病不断。再说了,车,一般来说有两种用途:摆显和代步,摆显者不缺钱,贵贱无所谓;代步者则可以有选择,如果国家的公共交通水平高,代步者自然会理性选择。”
打开新浪网专题《谁能问鼎中国国民车》的首页,上面有两个关于国民车的网友调查。其中,中国是否会有国民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投票的上万名网友中有74%的人认为中国会有自己的国民车,22%的人持反对意见。而另一个关于国民车价位的调查结果则显示,39.7%的人认为价位在3-5万元之间最为合理,34.2%的人选择价位在5-7万元之间,只有12%的人认为价位应在9万元以上。
国民车应合乎国情
网上调查和记者的随机采访结果显示,“国民车”这一概念已经慢慢被大多数国人所接受,但具体定义依然模糊。
世界上最早的国民车当属美国的福特T。20世纪初,亨利·福特最先提出了“汽车不应该只属于少数富人,而应该让每个人都买得起”,福特公司通过流水线作业,使福特T型轿车的售价从最初的850美元一直降到265美元,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70%,福特T也因此被誉为美国的“大众车”;30年代,德国人制造的“甲壳虫”,耐用省油,被称为“人民车”;40年代,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又推出了“国情车”……“国民车”的概念最终成型是在1955年,日本通产省制定“国民车构想”。其后,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也纷纷提出并发展了自己的“国民车”。
综上所述,国民车首先要符合三大要求:具备自主开发创新能力,适合国民的使用和审美习惯;物美价廉,符合普通家庭消费水平;在国内汽车市场上,具备较大的拥有量和占有率。
“老百姓都有享受汽车文明的权利,所以中国也会有自己的国民车,但是一定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北航汽车工程系教授徐向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道路、能源等资源都是有限的,适合中国的国民车应该是小排量、低油耗、低价位的小型车,特别是两厢车。”
还有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历史上各国的“国民车”概念都是基于在自行开发设计和生产的基础上,中国则恰恰缺少这样的根基。近几年,我国的自主品牌虽有所发展,但在研发技术、产品质量、营销网络等环节上依然较弱。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司长刘治透露,国家鼓励低油耗、低排放、小排量的经济型汽车的相关政策很快就会出台。此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继为“限小”政策“松绑”。
“这正是小排量车成为国民车的一个契机。”徐向阳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是喊口号,要体现在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汽车工业。我国目前的实际国情以及政府的政策风向都说明了发展小排量车的积极意义。这是政府决策的进步。
群雄争霸 谁是勇者
目前的中国车市究竟有无可以担当国民车重任的车型?新华信调查显示,对此持肯定和否定态度的消费者各为53.4%和46.4%。在认为中国已经拥有自己国民车的消费群体中,奇瑞、吉利和夏利三大国产汽车品牌得到了他们的推崇和信赖,位居候选国民车车型前三位,选择比例分别为33.0%、13.9%和11.1%。
“国民车”的称号不仅仅象征着荣誉,更代表其在国民心中的地位,从而强有力的带动销售。因此,各大汽车厂商都看好这一市场,竞争战已经拉开序幕。
其中,以奇瑞和天津一汽表现最为积极。他们对国民车的看法各执己见。
奇瑞公司称,当代中国“国民车”必须同时符合5项标准:中国人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价格贴近当代中国主流消费水平,在5-7万元的区间;具备三厢车造型风格和两厢车结构形式,内部空间大且可变化,美观实用;市场保有量超过20万辆,经历消费者的充分体验,并因规模效益带来较低的使用成本和维修的方便;在试验和装备上具备与世界同步的安全标准,已经具备良好的安全口碑,充分尊重国民的生命价值。奇瑞表示,以这5条标准衡量,奇瑞“风云”担纲“国民车”称号当之无愧。
而天津一汽则有不同的看法。天津一汽销售公司总经理宋明君认为,国民车的内涵有四个标准:首先应该是老百姓买得起的入门车;其次应该是自己设计,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第三要有一定的保有量;第四价格要低,而配置相对较高。天津一汽表示,“N3”这个名字寓意深刻,字母“N”则代表了“国民车National、新New、好Nice”的概念。
张小东则表示,国民车首先要有自主研发能力,然后就是老百姓能接受。吉利的车一直以物美价廉著称,从这点来看,吉利一直做的就是国民车。
此外,江南汽车也先后推出了江南风光、江南传奇两个自主品牌,并对外称江南汽车的未来目标是占到中低级轿车市场的三成份额。
值得关注的是,合资企业的产品线正在向下延伸,并开始涉足10万元以下的小排量车,细分市场已经渗透到国产自主品牌占据优势的市场里。如上海通用推出的乐骋、上汽通用五菱spark、东风标志206等等。
事实上,横向比较历史上各国国民车的产生都与其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紧密相连,福特的T型车累计生产和销售了1500多万辆,市场占有率曾一度高达70%; 2004年德国汽车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大众高尔夫A5全年销售226492辆,占据总市场份额的6.9%,销量超过排名第二的欧宝雅特一倍以上。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10月,乘用车中销量最高的夏利共销售150669辆,与排名第二的伊兰特和排名第三的捷达所占的市场份额比较接近,领先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近年来我国乘用车的销量排名变化频繁,各车型市场份额波动很大。可见,中国“国民车”尚在孕育之中。(记者 王坤)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