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乘用车产业的纺锤形结构何时能被打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 08:41  中国汽车报

  “十五”即将过去,现在对过去5年的中国汽车产业进行一次回顾,很有必要。经过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过去5年时间里中国乘用车产业形成了纺锤形结构,这种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五年间,产销量飞速提高

  2000年,我国的汽车总产销量为206.9万辆和208.9万辆,其中轿车的产销量为60.5万辆和61.3万辆。截至今年10月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汽车总产销量为461.89万辆和458.83万辆。其中乘用车产销量为315.18万辆和312.20万辆,轿车的累计产销量为220.94万辆和217.10万辆。

  数据清晰地显示,“十五”期间,我国乘用车的产销量有了飞速提高,而且占汽车总产销量的比重达到了68.24%和68.04%;如果单算轿车,这一比重分别是47.83%和47.32%。

  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各阶层对汽车产品的需求被充分激发出来了。特别是乘用车,各种车型的产销量均得到了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汽车产业在5年中也确实取得了很大进步。

  五年来,品牌数量迅速增加

  产量增加这么快,产品也丰富了很多。仅就乘用车品牌(含副品牌)数量来看,到2005年10月,乘用车品牌有113个,但其中只有44个国内品牌。

  从产销量和利润获取角度看,国外品牌要远远高于国内品牌。从产品档次和结构方面看,国内品牌多数处于中低端,而国外品牌处于中高端。大部分国产品牌集中在微型车、经济型车领域,且处于优势地位;但中级以上车型的市场,则基本上是国外品牌的天下。

  现在,不少合资公司开始向经济型车和微型车市场发力,国内品牌能否坚守住这块阵地呢?这一点值得关注。

  在营销能力方面,随着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自主品牌企业都铆足了劲儿搞营销。2004年之前,国内市场竞争的手段比较单一———降价,真正能说得上采用营销手段的不多。2004年之后,一方面市场萎缩,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降价的效果大不如前。因此,营销手段开始被大量运用于市场中。今后,营销能力应该会得到相当快的提升。

  五年来,我们形成了

  纺锤形的产业结构

  对于一个成熟的产业来说,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是三大最基本的要素。中国乘用车业在制造能力方面获得极大提升的同时,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却相对落后了许多,产业现在呈现的是纺锤形结构———中间大(制造能力强)而两头小(研发和营销能力薄弱)。

  5年来,跨国公司对我国乘用车产能的提高贡献最大,但与之很不对应的是,这些跨国公司并没有相应地将研发能力带到中国。“市场换技术”这一与国外汽车公司合资的初衷从目前的状况看,已基本落空了。没有任何一家跨国公司愿意将其核心技术转让给我们。在支付了巨额的技术转让费之后,我们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2005年出现了合资企业搞研发的“热潮”。尽管这是由于竞争激烈,老外们不得不向市场低头的结果,但是,如果中方不能在研发上作主,那么这股“热潮”也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

  在技术能力方面,自主品牌企业虽然实力不强、研发能力尤为薄弱,但他们却积极开拓研发新模式。一汽、奇瑞、吉利、华晨等公司都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开发模式。不过,由于多数自主品牌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在人才延揽和培养、先进的研发设备和试验设备的添置、技术经验的积累等方面欠缺还很多,因此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在技术上赶超跨国汽车公司。但我们坚信,只要他们继续努力,坚持走自主研发、联合研发等多种研发并举的道路,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乃至赶上外国公司还是有可能的。

  本报记者 贾 翔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