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本田的成功令日系汽车企业在广州找到了掘金的捷径。与当初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群集”底特律颇为相似,日本三大汽车企业的举动使广州不能遏制自己成中国底特律的冲动。
——题记
日系据点
广州本田的成功令日系汽车企业找到了掘金的捷径。如同曾庆洪说“有人带路,就不会走这么多弯路。”
2000年3月,日产(Nissian)持有25%的股份台湾裕隆汽车公司与东风汽车公司、广州京安云豹汽车有限公司在广州花都共同组建合资成立了风神汽车,并于次年正式开始向市场提供使用日产技术的蓝鸟轿车。同广州本田一样,这家起初谁也没有注意到的小型汽车公司给予裕隆的回报速度之快和回报之丰厚令人眼红:2001年,风神项目就给裕隆汽车6亿元的回报。
2002年9月,东风汽车与日产汽车全面合资,2003年6月,广东花都成为合资公司重要的乘用车生产基地,原风神汽车公司并入东风乘用车分公司。日产汽车在广州的决心还不仅限于此。2004年3月22日,东风乘用车研发中心落户花都,它是日产全球第四个汽车研发中心,这将帮助日产加快实现乘用车销售量从去年的7.4万辆到2007年30万辆的目标。
紧跟日产之后的是日本丰田汽车。2003年与广州汽车集团快速谈判之后,丰田决定落户广州南番禹南沙。丰田广州项目将分两个公司来实施。一为发动机公司,一为整车公司。年产50万台的发动机公司以出口为主要目标,丰田占70%股份,广汽集团占30%股份。
在50万台发动机项目的基础上,丰田的整车生产项目也已报中央政府审批。按照计划,丰田准备把主力车型佳美(Camry)引入广州生产,年生产能力30万辆。业界人士分析认为,丰田要在三、五年内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中国这个飞速发展的市场,而广州丰田项目就是其重要的筹码。
三家日系大厂扎根广州,大量零部件厂商闻风而至,不断有日本零部件企业进入广州考察。目前集聚在广州的汽车零部件厂商,仅给广州本田和东风日产配套的就有上百家,其中落户广州开发区的有60多家。日系汽车厂商的产业集群迅速在广州周围形成。
“现在全国各地都想做汽车,做汽车城,但是日系汽车群集广州,基本上属于市场行为,目前广州汽车产业的模式最有当年美国汽车三大巨头聚集底特律的味道”。上海的一位汽车分析师这样告诉笔者。
底特律旁边有一条名叫Rouge的河,20世纪初,全世界最先开始大批量汽车生产的福特汽车,在河边建立了当时美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发达的航运使得生产汽车所需的半成品可以通过河道直接运至工厂,方便而且廉价。
日产汽车所在的北部的花都和丰田汽车所在的南部的番禺,以前都是广州下属的县级市,2000年6月它们改为广州市市辖区。广州城区由单边沿江城市变为沿海、跨江城市,初步形成了中国甚至世界独一无二的“三江六岸”特大城市发展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中,广州政府着手建立快速的交通系统和物流中心,以顺应汽车基地的蓬勃生长。
2003年11月1日,广州本田铁路发运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首列装有250辆整车的广州至上海汽车集装箱专列从广州本田开往上海,这是国内汽车企业中第一个可以从工厂直接通过铁路发运整车的专用铁路发运中心,它标志着广州本田已建成24万辆物流运输体系。
日本汽车厂商将在中国市场上显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力量。综观全球,日系厂商之风头均在逼迫欧美厂商。去年,丰田汽车取代了福特汽车,成了全球第二大汽车厂商。广州汽车城的诞生无疑将为日系汽车在中国取胜奠定重要基础。
□广州梦想
2003年初,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和省长黄华华联名发出邀请信,由主管工业的副省长游宁丰亲自到北京,邀请国家权威部门对广东工业产业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体检”结果之一是优先支持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做强做大,尽快组建客车企业集团,适时组建零部件企业集团。
以“三来一补”为主的轻工业无法再使珠三角走得更远的时候,日系汽车广州大布局的完成为这个改革开放最早的热土之一赋予了新的活力。
尽管自主开发汽车的梦想距离现实当然还有较多的距离,有关广东自主生产汽车梦想还是被专家提了出来。有专家建议应重视与日方的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外国汽车企业新车型的开发工作,逐步形成与外方联合开发的机制,为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作准备。
更为理性的看法是,广东应抓住国外汽车及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采取措施充分延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形成世界规模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力争成为世界汽车及零部件重要供应基地。由此,广州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主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已经有日本汽车企业正想把其在发达国家的生产基地关掉,并把相应的职能搬到广东。
“现在那么多的汽车外资企业都纷纷在华设厂投资,有人担心他们实际上是‘无根工业’,也即到时说关厂就关厂,说走人就走人。”老资格的汽车专家陈清泰说,“让外资企业在这儿扎根而且要扎得比较深,就得把我们的汽车产业链尽量延伸。产业集群化发展是让外资汽车在华落地生根的根本办法。”
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汽车产业,都是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予以加快发展,如美国的底特律、日本的丰田城、德国的斯图加特等都是全球著名的产业集群。在这样的一个产业集群里,每一个工厂、企业都是一个轻型结构,整个社会有明确的分工,各个企业间,甚至是产品工艺间都有很好的协作、配套。单个企业可以靠外部条件做到的,自己绝不去做。企业可集中精力进行核心技术的开发,并生产、销售。
然而,要成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聚或称集群带,还应该相应地建立更多的汽车服务体系,包括物流,金融、销售、法律咨询等。各种层次的服务都有,从政府到社会,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互动的产业链。
广州市政府当然不只是乐见其成。2003年10月,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了广州花都汽车生产基地。目前,一期规划15平方公里,最终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的广东汽车产业基地目前建设得如火如荼。汽车城的未来是一座包括制造、研发、教育、贸易、体育、行政六大功能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花都区区长王中丙称要把它“建成全国的汽车城硅谷”。
“我们希望广州能够搞成汽车城,它对产业链带动非常大。”曾庆洪对笔者说,“从整体气氛来说,现在广州已经形成汽车城概念了,未来要让全世界的投资者来,我们希望慢慢做成。”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