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价是把大砍刀 厂商为刀俎消费者为鱼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 08:26  中华工商时报

  一位朋友前些日子买了辆新车,心里那叫一个美,逮谁和谁夸他那辆“宝贝儿”。不出一个月,再见到那位仁兄的时候,劈头盖脸一通牢骚:“别跟我提车的事儿啊,谁提我和谁急。什么事儿啊这是,没几天的工夫,我那车降了一万多!这车价就是一把大砍刀啊!”

  也难怪那位朋友郁闷,以他一个月2000元的基本工资来算,这车价拦腰一砍等于他白干了多半年。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考虑,车价如此大规模高频率的变动,的确是不太公平。尤其对那些工薪族来说,辛辛苦苦攒点钱买辆车,贬值的速度却如此之快,难免让人心里不那么平衡。而那些贷款买车的人就更值得同情了,几年前买低级车的钱再加上付给银行的利息,现在足够买辆中级车了。岁末,关于车市最频繁的话题就是降价。几乎每天都有汽车降价的新闻,三五千的降幅已经没有办法刺激消费者的神经了,一两万才是能让人瞟上一眼的消息。更有进口汽车动辄好几万甚至十好几万的降价幅度,真的让人慨叹:消费者之于汽车商,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汽车商在中国市场上的营销策略显然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一般就是高开,不管什么样的车型,都以高于国际市场相当距离的价格水平在中国推出。这种投机心理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汽车厂商们带来了远远高于国际水平的利润。而当一种车型早已为厂商赚得钵满盆盈的时候,厂商大砍刀一挥,又用价格手段来继续吸引消费者购买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早已被淘汰的产品。那时的“砍刀计”之所以成功,得益于国内汽车市场的不充分竞争和旺盛的需求。然而事过境迁,今天的汽车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竞争的日趋激烈使汽车厂商必须改变旧时营销上的惯技。但那口新车上市时的“肥肉”却又让汽车厂商们难以割舍,于是,高开依旧,试图利用消费者“尝鲜”的心理大赚一把。但现实竞争中的你死我活又注定了这种价格“虚高”难以持续,于是我们看到了太多新车上市不久就大幅降价的“悲剧”,于是我们就听到了消费者形容“车价是大砍刀”的怨语。

  然而,“车价大砍刀”只是单单砍向消费者的吗?我们看到了太多新车由于定价过高而遭到消费者冷遇的案例。实事求是地讲,要在中国推出一款畅销的车型真是越来越不容易了。许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良好业绩的车型,由于价格问题而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中停滞不前,那种利用新车上市趁机“宰一刀”的营销策略,现在却更多地砍到了汽车厂商自己的脑袋上。

  更重要的是,当汽车厂商残忍地将“车价大砍刀”架在了消费者的脖子上的时候,消费者对于汽车品牌的信任度也就大幅降低了。当消费者因为过分明显的车价下调而对汽车厂商充满了怨气的时候,被价格大砍刀伤害最深的,也只能是汽车商自己了。(冬枫泺)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