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业市场倒逼和宏观调控起效需体制先行保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 10:51  中国经营报

  作者:汪静

  一则不利的消息来自海外。近日,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发布预测报告称,由于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汽车价格、利润率和投资回报下降,中国汽车行业2006年可能会无利可图,2007年行业前景更加惨淡。

  现在看来,2004年所谓的“冰河期”只是冰山一角。2005年汽车业利润下行趋势已经愈发明显。

  其实,今年汽车业的表现并不令人感到意外。2003年我国的汽车产能利用率为68%,达到近年来最高,因此不少汽车企业决定在该年扩产。而早先也有权威机构曾发布研究报告称,由于汽车产能形成周期通常需18个月以上,因此将直接导致2005年中国轿车产能利用率下跌明显。但现在的问题是,2005年,扩产趋势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在看到国内各大汽车企业雄心勃勃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后,政府官员们第一感觉就是“问题严峻”。

  一汽、上汽、东风、北汽、广汽、重庆汽车(包括:长安庆铃重汽),仅几家重点国有汽车企业的规划产量之和,就高达930万辆以上,超过了国家发改委对2010年市场容量在800万~900万辆之间的预测。而在它们身后,还有哈飞、奇瑞吉利等上百家整车生产企业。

  一些官员坐不住了,政府是否应该出手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业内的紧张气氛在加剧。

  其实,就汽车产业而言,宏观调控一直存在。2004年,政府利用“信贷”与“土地”双管齐下,“两手抓,两手都很硬”,但结果如何?地方保护的难以逾越性和国有企业的好大喜功心理,让行政措施在市场运作中消弥于无形。

  因此有官员提出,中国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市场倒逼机制和宏观调控双向作用,加强明年汽车业的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笔者认为,所谓市场倒逼和宏观调控双向作用,需要有体制先行保障。

  一方面我们应该肯定,企业对市场有积极应变能力。大众?中国?总裁范安德刚上任就宣布:大众汽车放弃在中国2008年前增产80%的计划。而在两年前,大众还宣称“5年在华投资60亿欧元”的扩产计划。面对市场压力,企业有选择的自主性。

  但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中国汽车市场“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十分显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培林曾例举地方保护的种种手段:比如,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外地产品流入;干预司法体系,偏袒本地企业;默许、纵容甚至和当地企业合谋,绕过国家的产业和土地政策,给予低价的土地,上马赶超项目;凭借行政力量影响银行系统,为当地企业融通资金等。

  也许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国家宏观政策严控汽车信贷之时,仍有新的汽车项目上马;为什么在国家屡次提高汽车准入门槛之际,仍有众多壳资源死而不僵。

  消除生产能力过剩的方法其实很多,比如设备淘汰。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调整时期,为了鼓励企业淘汰多余设备,对纺织、冶金、造船等行业采取由政府出资收购设备然后将其废弃的办法。再比如,企业关停。关掉一些管理机制落后、技术水平低下、既不规模也不经济的企业,促进产业的有效整合。

  对于行政性“拉郎配”、“一刀切”式的调控手段,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眼下,对汽车业而言,政府出不出手不是关键,关键是怎么出手才能形成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倒逼机制。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