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盛世危言笼罩中国汽车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12:45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新闻背景·

  2003年高盛预言:

  国内轿车价格的下降将会快于车商制造成本的下降,在未来几年,合资公司在现金流上将会感到从未有过的失望。

  2005年摩根士丹利再度预测:

  中国汽车行业2006-2007年将会无利可图。

  

图:经历了井喷、迟滞、复苏几大发展阶段之后,中国汽车业似乎再度为几大预言困扰

  产能出现严重过剩?

  正方观点:产能过剩可能进一步恶化

  摩根士丹利发布预测报告称,虽然明年中国汽车需求仍将增长15%-20%,但行业产能也将增长20%,因此汽车业产能过剩状况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的看法与摩根士丹利的看法“如出一辙”。陈斌在“2006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已有整车生产能力约为800万辆/年,加上在建生产能力220万辆,建成后产能累计将达1020万辆/年。而去年的汽车产销量只有500万辆左右。预计“十一五”期末汽车产能可达2000万辆左右,比实际需求多出一倍。

  反方观点:产能过剩说缺乏依据

  然而,以上看法却遭到了国内汽车行业一些专家的反对。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表示,5年后汽车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一说缺乏依据。贾新光认为,车市总是具有滞后效应,目前跨国汽车企业的产能扩张主要瞄准未来的市场,汽车产能应该适当富余,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科尔尼(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健也表示,产能是否过剩要从细分市场和产品的品种来看。从A、B、C级轿车目前仍在不断攀升的销售数据来看,其还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因此其还远远未到产能过剩的地步。现在之所以大家都觉得产能过剩,是因为其将那些由于没有销路而处于瘫痪状态的无效产能,列入了总产能的行列。

  未来两年无利可图?

  正方观点:汽车业明后年无利可图

  摩根士丹利认为,明年中国汽车业设备利用率将由今年的76%降至73%,汽车售价会下跌6%,产品利润率下降4%。在其看来,随着价格战的加剧,国内汽车行业明年和后年将会无利可图。

  有位业内资深专家对以上观点也深表认同,其表示,今年预计国产车全年降价5%,明年因为产能扩张速度已经超过了市场需求的扩张,预计降价潜力会因为竞争而不断挖掘,因此降价依然是一种必然趋势,降幅应该和今年差不多。至于无利可图,在一些厂家早就发生,但肯定存在差异。

  反方观点:国内汽车业利润依然偏高

  然而,孙健却表示,目前国内少数汽车企业是无利可图,但大多数汽车企业的利润与全球平均利润4%-5%的水平相比,还略高一些,只不过是正在慢慢向全球利润水平靠拢。

  行业洗牌即将来临?

  正方观点:今后两年将成洗牌年

  汽车行业利润的大幅下滑,使业内普遍猜测,2006年和2007年将成为汽车生产厂家的洗牌年。

  “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为了清理库存,国内利润较高的中高档轿车在今后的时间里肯定还会进行大幅度的降价,而此时,那些几乎没有利润可言的经济型轿车生产企业也不得不跟着一起降价,但随着其降价空间的减小和竞争实力的进一步减弱,最终会被那些强势的厂家给整合掉。”有位业内专家认为。

  反方观点:距离彻底洗牌时间尚远

  孙健表示,汽车行业离彻底洗牌的距离还较远,目前国内有10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而国外所有汽车企业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才70多家。不过,随着整车利润的不断下滑,行业洗牌步伐也会加速。

  ■相关报道

图为今年轿车行业利润下降,前九个月仅为3.77%
 

  记者观察:  

  入世让利润大幅缩水

  中国加入WTO之前,由于整车进口关税高昂,其进口车的价格比国际市场贵3至4倍,国产车也紧跟着进口车定高价,从中狠狠赚了一把。但好景不长,随着中国加入WTO,汽车关税大幅下调,进口车的价格也随之降低,此外,国外的汽车巨头也带着大量的车型纷纷涌入中国。受以上因素影响,国内汽车价格开始不断地大幅回落,其利润也越来越薄,有些企业甚至开始出现亏损。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轿车产量同比增长17.7%,但企业利润下降52.9%。15家主要轿车企业销售收入中有4家亏损,8家利润下降,只有3家利润有较大增长,对不少汽车企业来说,生存成了最大问题。(文/张爱丽 图/陈秋明)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