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马来西亚项目遭“埋伏” 当地销售成泡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 07:57  每日经济新闻

  “吉利在马来西亚的项目目前遇到了一些政策上的麻烦,”昨日,吉利集团副总裁、具体负责该集团进出口业务的上海吉利美嘉峰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杰说,“目前马来西亚方面希望我们把这个项目生产的所有汽车全部出口,而不让我们在当地销售,这和我们当初在当地设厂的初衷完全不一样。”

  2005年5月30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与IGC集团举行合作投资建厂的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吉利汽车与IGC集团在马来西亚制造、组装和出口吉利汽车。当时初定的目标是,今年年底进口整车3000台,明年目标是1万台,组装工厂的产能是每年3万台。

  “本来11月底的时候,我们的汽车就可以出厂了,”赵杰表示,但遇到了这样的政策障碍,目前的所有进程都只能暂停,“这个项目未来会向哪个方向发展,现在还不清楚。”

  事实上,马来西亚一直以来对该国的汽车产业保护力度都很大。

  据了解,在东盟国家中,马来西亚和泰国是主要的汽车生产国,而马来西亚对国外资本作出相当比例的限制以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例如该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国家汽车工业公司Proton,其合资伙伴日本三菱就仅持有8%的股份。而且马来西亚进口汽车的关税很高,对东南亚地区以外的整车进口关税一度高达200%,即便后来调低了关税,征税额度仍相当可观。

  因此,在中国售价才3万多元的吉利豪情,出口到马来西亚就要折合人民币10万元。由于高关税的保护,Proton一度在马来西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而其售价也令人咋舌,例如排量0.6升的微型车折合人民币约5万余元,1.0升排量的售价则近10万元,1.3升排量的小车售价约为14万元,远高于我国同级别汽车价。因此,一旦吉利汽车顺利在马来西亚国产,其竞争力将是Proton难以抵御的。

  也正因如此,在吉利马来西亚项目签约几天后,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就公开呼吁政府限制中国汽车的进口。马哈蒂尔认为,由于来自中国等地的汽车价格过于低廉,轻易抢占了Proton原有的市场份额,让其蒙受重大损失,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严重萎缩。

  IGC集团在马来西亚也是一家相当有实力的公司,是该国最大的铝合金制造商和出口商,旗下拥有专门从事汽车贸易和销售业务的子公司,营业范围包括整车进口、分销和本地化的整车组装,并拥有约150家售后服务中心,网络十分完善。

  IGC与吉利合作,显然是希望一方面能进入这个政府过度保护的市场,一方面以马来西亚为组装基地,出口到其他东南亚国家。

  据了解,吉利当初在输出该项目时,其实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有关风险,也做足了政府高层公关的工作,马来西亚政府承诺会大力支持。

  马来西亚人力资源部部长冯镇安博士也表示,政府将在给予吉利汽车专家和技术人员来马来西亚工作提供方便,并帮助合资企业培训当地技术员工。

  但现在,承诺似乎都变了味。“我们已经把有关情况汇报到了国家相关部委。”赵杰说。

  蔡卫国 胡玮炜 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要闻看板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